秸秆全量还田下氮肥调控对小麦产量及土壤不同形态钾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董亮

作者: 董亮;孙泽强;王学君;董晓霞;郭洪海;郑东峰;马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还田;小麦;水溶性钾;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全钾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36 期

页码: 37-4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研究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氮肥施用方法及秸秆还田调控氮肥对小麦产量及土壤钾形态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氮肥不同基追比调控对小麦产量、土壤不同形态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基追比7:3、6:4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从土壤不同形态钾含量来看,氮肥基追比7:3、6:4处理的土壤水溶性钾、交换性钾、全钾含量最高。所有处理的非交换性钾差异不大。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基追比7:3、6:4处理为秸秆全量还田下效果最佳,利于小麦产量提高及增加土壤速效钾及全钾含量。

分类号: S512.1`S153.61

  • 相关文献

[1]秸秆全量还田下氮肥调控对小麦产量及土壤不同形态钾的影响(英文). 董亮,孙泽强,王学君,董晓霞,郭洪海,郑东峰,马征. 2015

[2]长期定位施肥对夏玉米钾素吸收及土壤钾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张水清,黄绍敏,聂胜委,郭斗斗,林杉. 2014

[3]长期秸秆还田提升稻麦轮作系统土壤供钾容量和强度. 杨雅,夏贤格,范先鹏,夏颖,张富林,刘冬碧,吴茂前,张志毅. 2022

[4]杂交水稻钾素营养剖析研究. 王家玉. 1991

[5]全自动消解仪-火焰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全钾实验. 王芳,杨静,李彩虹,王彩艳,开建荣. 2017

[6]长期定位施肥对玉米根际土壤团聚体有机碳与钾素含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 李浩,柳开楼,万国湲,余喜初,叶会财,宋惠洁,胡丹丹,胡惠文. 2022

[7]海南岛西部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养分特征. 吴志祥,谢贵水,杨川,周兆德,陈帮乾. 2011

[8]高氯酸-氢氟酸联合消解法测定土壤中全量氮磷钾. 陶曙华,王洁敏,苗雪雪,陈祖武,陈英姿,龚浩如,薛丹. 2022

[9]保护性耕作对小麦-土壤系统综合效应研究. 张水清,黄绍敏,聂胜委,郭斗斗,程秀洲. 2012

[10]近红外光谱预测土壤钾、钙、镁与阳离子交换量研究. 李丹,陈水森,陈修治,彭智平. 2011

[11]糜子中全磷、全钾含量的测定. 田翔,乔治军. 2016

[12]不同施氮方式对壤质草甸土土壤pH值及全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董环,刘慧颖,韩瑛祚,安景文,娄春荣. 2012

[13]微波消解-火焰光度法测定植物中全钾. 陶曙华,龚浩如,陈祖武,陈英姿,苗雪雪,王洁敏. 2019

[14]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和全钾. 徐爱平,陈永坚,杜应琼. 2015

[15]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机插水稻肥料运筹技术研究. 李育娟,龚克成,刘红江,侯秀芬,孙志明. 2010

[16]浅析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郝国芹. 2017

[17]豆麦轮作区麦秸长期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王秋菊,姜宇,周鑫,米刚,刘鑫,李婧阳,刘峰,中本和夫,黄丹萍. 2019

[18]不同还田量及还田方式下稻秸淋洗对小麦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赵亚慧,王宁,于建光,豆利岭,刘满强,焦加国. 2020

[19]苏北稻麦周年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冯国华,王健康,张会云,赵轶鹏,王静,常勇. 2018

[20]不同小麦秸秆还田覆盖度对旱作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张婷婷,王丽芳,张德健,路战远,程玉臣,李福,刘战勇,敦惠霞.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