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长速度的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英英

作者: 李英英;陈曦;宋铁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黄鱼;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

期刊名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ISSN: 2095-1388

年卷期: 2017 年 32 卷 05 期

页码: 509-5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生长速度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生长条件相同、生长速度不同的两组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长缓慢组鱼肠道内菌群OTUs和菌群多样性指数Chao1显著高于生长正常组(P<0.05),但两组间Shannon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大黄鱼肠道内的优势菌群,其中变形菌门在两组鱼肠道内的相对丰度超过50%;两组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变化主要集中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科水平上的细菌相对丰度比较结果显示,变形菌门内的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柄杆菌科Caulobacteraceae、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和莫拉氏菌科Moraxellaceae在两组鱼肠道内的相对丰度差异显著(P<0.05),其中莫拉氏菌科在生长缓慢组鱼肠道内的含量显著高于生长正常组(P<0.05)。研究表明,不同生长速度的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存在差异,生长缓慢组鱼肠道内菌群种类多于生长正常组;变形菌门内菌群变化与大黄鱼生长密切相关,莫拉氏菌科在鱼肠道内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引起大黄鱼生长变慢的主要原因。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肠道消化吸收相关因子对大黄鱼生长速度的影响. 李英英,陈曦,李素一,李盼,李艳虹,宋铁英. 2015

[2]船舶噪声声压级对大黄鱼幼鱼游泳、摄食行为及免疫生理指标的影响. 林听听,刘鑫,王昌勃,张东. 2020

[3]工厂化和网箱养殖大黄鱼幼鱼消化道微生物群结构与功能分析. 姜燕,徐永江,柳学周,郑炜强,陈佳,史宝,王滨. 2019

[4]健康与患病大黄鱼消化道微生物结构特征分析. 姜燕,于超勇,徐永江,柳学周,郑炜强,陈佳,刘莹,王滨,史宝. 2021

[5]大菱鲆仔稚鱼发育早期肠道菌群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 史秀清,王印庚,张正,廖梅杰,李彬,张述智,李华. 2015

[6]大约克猪肠道不同部位的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研究. 徐娥,杨华,刘秀婷,任敏敏,申露露,吕文涛,肖英平. 2019

[7]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蓝狐肠道菌群多样性. 陈双双,司华哲,穆琳琳,李光玉,刘晗璐. 2018

[8]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蟹洄游期的肠道菌群多样性. 徐静静,冯广朋,陈建华,孙雪娜,黄晓荣. 2021

[9]两种疾病发生对养殖半滑舌鳎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分析. 张正,廖梅杰,李彬,王印庚,王岚,荣小军,陈贵平. 2014

[10]早期断奶对藏西北白绒山羊小肠微生物组成及屏障基因表达的影响. 阿旺措吉,张婷,德吉,索朗达,吴玉江,王小龙,张科,巴贵. 2023

[11]馆养帽带企鹅肠道菌群性别差异. 李艳秋,孔重人,高祥刚,张胜久,刘友林,王京瑞,田甲申. 2024

[12]不同健康程度和抗生素氟苯尼考干预下斑石鲷肠道菌群的结构差异. 许燕,王印庚,张正,姜燕,廖梅杰,李彬,王凯,李文生. 2018

[13]黔中金荞麦提取物安全性评价及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张涛,周思旋,唐远江,陶小艳,卢昱希,杜春林,王鲁,齐维金,郭云勋,浦同灿. 2023

[14]黔中金荞麦醇提物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 唐远江,刘辉,向清华,文正常,陶小艳,卢昱希,赵宇,杨粤黔,张涛. 2023

[15]不同饲料饲育的家蚕幼虫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分析. 郝长富,李刚,孙熙,唐健,钱荷英,赵国栋,邓祥元,徐安英. 2019

[16]池塘养殖牙鲆肠道和环境菌群结构对益生菌制剂的响应. 姜燕,李存玉,徐永江,柳学周,于超勇,王滨,郑伟,史宝. 2022

[17]羊全脂乳粉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刘翠,逄晓阳,张维,刘鹭,张书文,安颖,吕加平. 2019

[18]不同品种警犬肠道菌群的比较研究. 朱琳,李维肖,汪杰,吴珏,刘海霞,米荣升,万双秀,李宗杰. 2024

[19]舟山近海棘头梅童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微卫星DNA分析. 林能锋,苏永全,丁少雄,王军. 2011

[20]大黄鱼β_2-微球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表达. 余素红,王玉桥,陈新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