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亚种间杂交水稻结实率的主要栽培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天
作者: 孙晓辉;谭中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结实率;栽培模式;统计分析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6 年 19 卷 05 期
页码: 823-82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考察施N量、追N时期、施K量、密度和播期五个因素,对两系杂交水稻两优681进行了以提高结实率为目标的栽培模式的研究,建立了该类品种的农艺措施数学模型。同时,采用了统计选优方法、降维分析法、边际效应分析法和贡献率法对回归方程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结实率影响的重要性依次为:播种期>追N时期>密度>施K量>施N量;结实率达到85%以上的配套栽培模式要点为:施N量(纯N)130.7~137.6 kg/hm2,追N时期为7月8日至9日(减数分裂期),施K量(K2O)218.9~222.1 kg/hm2,栽插密度为23.4~24.2万穴/hm2,播种期为3月30日至4月1日。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茂优201. 向关伦,韦静仁,陈芝能,杜才富,廖昌礼. 2007
[2]两系杂交水稻茂优201肥效试验初报. 李思梅,陈芝能,张盛超. 2009
[3]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两优038. 肖长明,余秋平,张少虎,陈盾,张友合,秦永斌. 2012
[4]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构成及其生态关联. 邹江石,李义珍,吕川根. 2008
[5]两系早熟杂交水稻孟两优838高产安全制种技术. 蒙秀锋,黎金玲,邹富斌,刘琴. 2012
[6]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孟两优838的选育与应用. 黎金玲,黎海佩,劳立群,邹富斌,刘琴,石明连,李渊. 2012
[7]基于SSR标记的中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分析. 严天泽,钟日超,秦鹏,王凯,杨远柱. 2017
[8]两系杂交水稻Y两优1号母本直播制种特性初步研究. 陈红怡,肖层林,刘爱民,肖为一,易图华. 2010
[9]准S核心种子提纯繁殖技术. 李小华. 2012
[10]基于SSR标记的中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分析(英文). 严天泽,钟日超,秦鹏,王凯,杨远柱. 2017
[11]两系杂交晚籼新组合雁两优921. 周立军,阳花秋,谢建红. 2002
[12]两系杂交水稻两优363制种的施氮量效应. 王伟义,崔必波,孙扣忠,王春云,许正荣. 2014
[13]两系杂交水稻Y两优689在豫南稻区高产制种技术. 李启干,张顺,张波,李彩丽,朱永安,刘林. 2016
[14]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盐两优888. 任仲玲,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王爱民,何冲霄,朱国永. 2010
[15]耐热抗倒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广两优矮93的选育. 陈庭木,潘启民,王宝祥,樊继伟,樊宁声,刘金波,方兆伟,秦德荣,徐大勇. 2014
[16]培矮64S繁殖技术探讨. 罗孝和,邱趾忠. 2000
[17]籼型光温敏不育系盐161S及其新组合盐两优1618选育与应用(英文). 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王爱民,朱国永,何冲霄,任仲玲,刘凯,张桂云,施伟,万林生,孙红芹,倪正斌,单忠德,姚立生. 2015
[18]两优培九稻曲病的发生及其与抽穗后温湿度的关系. 吕川根,宗寿余,姚克敏. 2003
[19]异常低温天气对两系杂交水稻的影响及对策. 王爱民,周小燕,姚立生,孙明法,单忠德,严国红. 2010
[20]优质两系杂交水稻宜S晚2号高产制种技术. 杨青如,吴小燕,熊国新,袁腊梅,肖叶青,陈大洲.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薯褪绿斑病毒山东分离物全基因组扩增及遗传进化分析
作者:韩志磊;李光艳;孙晓辉;吴斌;洪浩;庞宗洋;王树森;辛志梅;竺晓平;姜珊珊
关键词:甘薯褪绿斑病毒;山东省;全基因组序列;外壳蛋白;遗传进化分析
-
引起大豆根腐病的镰孢菌种类鉴定
作者:孙晓辉;姜珊珊;石朝鹏;洪浩;辛志梅;吴斌;辛相启
关键词:
-
点蜂缘蝽在山东小麦、玉米、大豆上的季节性发生规律研究
作者:孙晓辉;吴斌;王守海;蒿文仙;姜珊珊;洪浩;辛志梅;孙宗涛;辛相启
关键词:小麦;玉米;大豆;点蜂缘蝽;发生动态;山东省
-
农林经济管理主要问题与创新策略研究
作者:孙晓辉
关键词:
-
探讨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治理
作者:孙晓辉
关键词:有害生物;监测能力;信息化;科学防治
-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新对策浅析
作者:孙晓辉
关键词:林业资源;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改善措施
-
明水香稻品种的性状鉴定与评价
作者:陈峰;孙桦;孙晓辉;李裕宝;张洪瑞;王瑜;姜明松;朱文银;周学标;袁守江
关键词:明水香稻;地方品种;农艺性状;品质;抗病性;品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