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运筹对小麦籽粒灌浆、花后干物质转运及植株糖含量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童

作者: 刘童;夏文君;彭小爱;卢茂昂;曹磊;张玲;何贤芳;朱玉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氮肥运筹;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特性;植株糖代谢

期刊名称: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650

年卷期: 2024 年 42 卷 004 期

页码: 771-7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了明确不同氮肥运筹对安徽省长江中下游小麦干物质转运、籽粒灌浆特性、植株糖含量及产量等影响。【方法】以小麦白湖麦1号为试验材料,不同施氮水平和基追比(3个施氮量:180、210、240 kg/hm2;3个基追比:5∶1∶4、7∶1∶2、5∶4∶1)对安徽省长江中下游小麦干物质转运、氮肥利用、籽粒灌浆特性以及植株糖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开花期与成熟期干物质分配量呈上升趋势,而小麦花后干物质转运则呈现先高再低的趋势,以210 kg/hm2的施氮量为最高;相同施氮水平,基追比7∶1∶2 (基肥∶分蘖肥∶拔节肥)条件下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量、氮肥利用率以及产量为最高。在相同基追比处理下增加施氮量能提高小麦灌浆持续时间与推迟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日,而小麦籽粒干重、理论千粒重以及平均灌浆速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在施氮量一定的条件下,基追比5∶1∶4有利于提高籽粒最大灌浆速率,且将籽粒灌浆速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以及较高的籽粒干重。施氮提高了叶片的同化物生产能力,提高叶片可溶性糖和蔗糖的含量。对成熟期茎秆碳水化合物含量的进一步分析,增施氮肥降低了茎秆蔗糖浓度,提高茎秆可溶性总糖含量。【结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白湖麦1号小麦高产的氮肥施用量应以210 kg/hm2为最佳,而基追比应参考7∶1∶2。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麦秸还田和氮肥运筹对超级杂交稻茎鞘物质运转与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董明辉,陈培峰,顾俊荣,乔中英,黄萌,朱赟德,赵步洪. 2013

[2]氮肥运筹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韩喜国,任英,赵洪祥,冯士成,邹云峰,方金宇. 2016

[3]不同双季晚稻丰产栽培模式下的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张祥明,郭熙盛,李泽福,陈周前,夏家发,王元垒. 2008

[4]氮肥运筹、配施有机肥和坐水种对春玉米产量与养分吸收转运的影响. 吴迪,黄绍文,金继运. 2009

[5]氮肥对粳性和糯性糜子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性状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磊,何继红,董孔军,任瑞玉,刘天鹏,杨天育. 2021

[6]氮肥运筹对棉花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胡国智,张炎,李青军,胡伟,孟凤轩,冯广平. 2011

[7]氮肥运筹对农大108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王秀斌,裴雪霞,夏文建,刘文娜. 2011

[8]头季稻氮肥运筹对再生稻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陈鸿飞,杨东,梁义元,张志兴,梁康迳,林文雄. 2010

[9]不同生育时期追施氮肥与补灌结合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郑惠玲,武继承,潘晓莹,李学军,韩伟锋. 2015

[10]播期、密度和氮肥运筹对冬小麦连麦2号产量与品质的调控. 李筠,王龙,任立凯,刘耀鸿,曹卫星,戴廷波. 2010

[11]氮肥运筹对中筋小麦品种徐麦29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王晓军,冯国华,王来花,张会云,柏栋阴,王静,陈荣振. 2008

[12]基于“三合结构”分析氮肥运筹对四川丘陵旱地小麦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王强生,徐娟,樊高琼,郑文,胡雯媚. 2016

[13]播期与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3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 王安邦,顾正中,周羊梅,杨子博,杜莹莹. 2020

[14]不同氮肥运筹对江淮南部稻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孙雪原,季雅岚,吴文革,孔令聪,叶为发,袁立伦,柴新荣,何毕. 2020

[15]氮肥不同运筹模式对淮北地区稻茬晚播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 杨超,吴优,杜小凤,顾大路,陈之政,张洪树,丁锦峰,张国良,韩必荣,刘海红,何井瑞,赵海霞. 2020

[16]氮肥运筹对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冯波,王法宏,刘延忠,金桂芳. 2006

[17]氮肥运筹对皖麦44产量性状的影响. 汪建来,曹承富,孔令聪,王瑞,甘斌杰,赵斌. 2001

[18]氮肥运筹对不同小麦品种籽粒微量元素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林超文,庞良玉,袁继超,罗春燕. 2011

[19]潮土区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丙奇,孙克刚,和爱玲,张欣. 2010

[20]氮素运筹对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杜世州,曹承富,张耀兰,赵竹,乔玉强,刘永华,张四华.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