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物质对石灰性褐土上小麦吸磷能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堃梅

作者: 郭堃梅;韩和平;黄学芳;王改兰;池宝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石灰性褐土;酸性物质;小麦;产量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1 年 16 卷 03 期

页码: 111-1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探讨了硫磺粉、硫酸亚铁和糠醛渣 3种物质对石灰性褐土上小麦产量及其地上部吸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施酸性物质或与氮磷肥配合施用均可提高小麦产量及其地上部吸磷量 ,增产幅度可达 6 2 %~ 12 0 % ,吸磷量可增加 3 7%~ 2 7 7% ,其中硫酸亚铁与氮磷肥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最好 ,单施硫酸亚铁的处理次之。施用酸性物质代替部分磷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肥料投入

分类号: S512.106

  • 相关文献

[1]酸性物质对石灰性褐土上小麦产量的影响. 郭堃梅,黄学芳,王改兰,韩和平,池宝亮. 1999

[2]桑果酒发酵过程中酸性物质与细菌群落相关性分析. 王香君,蒲军,殷浩,吴劲轩,夏川林,夏文银. 2024

[3]酸性物质对微碱性土壤pH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余垚颖,张蕾,刘勇,黄小琴,何佶弦,王栋,张启莉,顾会战. 2025

[4]不同水分条件下秸秆生物炭对高粱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南江宽,王浩,王劲松,董二伟,武爱莲,焦晓燕,Louis McDonald. 2018

[5]玉米秸秆生物炭对褐土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武爱莲,丁玉川,焦晓燕,王劲松,董二伟,郭珺,王浩. 2016

[6]解磷剂对种植小麦石灰性土壤磷的影响. 杨跃江,张定一,邵海林,党建友,裴雪霞,吴忠攀,王全亮. 2006

[7]草地雀麦对北京山区石灰性褐土水土保持作用的研究. 张磊,朴顺姬,孙铁军,武菊英. 2010

[8]氮钾配施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杜新民,张永清,吴忠红,裴雪霞. 2007

[9]不同耕作方式对石灰性褐土磷脂脂肪酸及酶活性的影响. 裴雪霞,党建友,张定一,王姣爱,张晶. 2014

[10]施用生物炭和秸秆对石灰性褐土氮肥去向的影响. 武爱莲,王劲松,董二伟,王立革,郭珺,南江宽,韩雄,Louis McDonald,焦晓燕. 2019

[11]磷肥长期施用对石灰性褐土团聚体中磷形态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黄少辉,杨慧敏,杨军芳,杨文方,聂浩亮,张静,邢素丽,王敬霞,杨云马,贾良良. 2025

[12]不同施氮条件下镇麦168籽粒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蔡金华,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温明星. 2014

[13]矮秆大穗型小麦品系产量潜力及主要性状的研究. 董建力,任贤,许兴,惠红霞. 2000

[14]保水剂对保护性耕作小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郭乐音,路战远,张德健,张向前,程玉臣. 2015

[15]不同土壤添加剂对太湖流域小麦产量及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 潘复燕,薛利红,卢萍,董元华,马资厚,杨林章. 2015

[16]全膜覆土穴播及配方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宋雄儒,李旭东. 2014

[17]水肥耦合对小麦玉米带田产量效应及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杨蕊菊,柴守玺,马忠明,车宗贤,包兴国,张久东. 2011

[18]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 马明生,樊廷录,王淑英,李尚中,赵刚. 2010

[19]栽培技术优化对冬小麦根系垂直分布及活性的调控. 李华伟,司纪升,徐月,李升东,吴建军,王法宏. 2015

[20]锌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李强.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