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风
作者: 王风;高尚宾;张克强;杨鹏;白丽静;黄治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冻融过程;土壤;氧化亚氮;排放;进展
期刊名称: 生态环境学报
ISSN: 1674-5906
年卷期: 2009 年 18 卷 05 期
页码: 1933-19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突发性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温室气体逐渐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温室气体的重要组成之一,土壤N2O气体排放也一直都是研究的焦点。但长期以来开展的土壤N2O监测大多在作物生长季节,随着研究的深入和领域的拓展,很多试验和数据证实冻融条件下土壤N2O的排放不容忽视。冻融条件下土壤N2O排放主要受土壤水分形态和分布,土壤团聚体形成或破碎,土壤微生物种群和数量,以及N2O产生途径变化等因素影响。从以上几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冻融条件下土壤N2O排放的研究进展。结合作者相关研究结果认为应加强以下重点领域研究:土壤团聚体形成或破碎导致微生物可利用的有机碳的包被或释放,冻融过程微生物种群变化引起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利用效率差异。解决这些问题将可以进一步丰富土壤温室气体产排领域的研究内容和理论体系。
分类号: S154
- 相关文献
[1]不同减氮措施对设施番茄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张元璐,王立刚,张凤华,李虎,张婧,王艳丽. 2015
[2]施肥对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易琼,逄玉万,杨少海,卢钰升,付弘婷,李苹,蒋瑞萍,唐拴虎. 2013
[3]中国畜禽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 胡向东,王济民. 2010
[4]玉米秸秆还田对黑土碳排放的影响. 宋秋来,王峭然,王麒,冯延江,孙羽,曾宪楠,来永才. 2017
[5]基于长光程的土壤氧化亚氮排放规律的FTIR光谱法研究. 肖广东,郑玲,董大明,张东彦,张保华,廖同庆. 2015
[6]不同有机肥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产量的影响. 纪雄辉,彭华,谢运河,官迪,田发祥,朱坚,霍莲杰. 2018
[7]冻融过程对黑土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影响. 王风,韩晓增,李良皓,张克强. 2009
[8]氮素调控对冻融过程中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王风,白丽静,张克强,黄治平,杨鹏,张金凤. 2009
[9]冻融期可溶性植物养分的运移规律研究. 宋迪,陈晓飞,张磊,刘畅,张鸿亮,胡宇祥,李彩霞. 2009
[10]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黏土矿物钝化修复研究进展. 徐奕,梁学峰,彭亮,曾清如,徐应明. 2017
[11]生物碳的特性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徐奕,梁学峰,赵立杰,徐应明. 2016
[12]土壤中阿特拉津吸附行为的研究进展. 黄玉芬,曾芳,王荣辉,欧俊,许桂芝,刘忠珍. 2011
[13]土壤与植物镁素研究进展概述. 杨军芳,周晓芬,冯伟. 2008
[14]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邢艳帅,乔冬梅,朱桂芬,齐学斌. 2014
[15]正常环境条件下硅肥对作物生长影响研究进展. 周峰,曾智,刘春成. 2023
[16]冬贮大白菜. 李化银,王立华,杨衔美,柳明山. 2001
[17]秸秆捆烧技术及其排放特性研究进展. 贾吉秀,赵立欣,姚宗路,霍丽丽,邓云,杨武英,刘广华. 2020
[18]网上平养模式下肉鸡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 张晓迪,朱丽媛,卢庆萍,孟丽辉,唐湘方,张宏福. 2017
[19]长期施肥下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林诚,王飞,何春梅,李清华,李昱. 2014
[20]氮肥减施对黄淮海地区麦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李新华,朱振林,董红云,杨丽萍,张锡金,郭洪海.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清代武陵民族地区稻作的生产、流通与消费
作者:杨鹏
关键词:清代;武陵民族地区;稻作技术;稻米流通
-
第三师夏河林场绵羊新类群的形成、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杨鹏;郑朝锋;贾春英;邢佳娟;任宇斓;谌春湘;王立民;徐梦思
关键词:夏河绵羊;品种改良;定向选育
-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云当归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作者:杜彩艳;蜂述先;杨鹏;孙曦;王攀磊;此主拉姆;李卫林;彭慧娉
关键词:生物有机肥;云当归;产量;品质;土壤养分
-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羊肚菌山东主栽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姚强;张元祺;李文刚;韩建东;苏敬红;孙铂森;黄春燕;王前翔;杨鹏;谢业水;何立坤;武彬
关键词:羊肚菌;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
-
羊肚菌栽培方法优化研究
作者:武彬;韩建东;张元祺;李文刚;黄春燕;李兆荣;杨鹏;景文婷;谢业水;张振宇;姚强
关键词:羊肚菌;液体菌种;混合菌种;低畦;腐殖质
-
遥感技术在油料作物产量监测中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作者:马宇靖;吴尚蓉;杨鹏;曹红;谭杰扬;赵荣坤
关键词:遥感;产量模拟;数据同化;油料作物;产量监测;参数反演
-
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生态补偿机制优化路径
作者:周颖;杨鹏;王立刚;雷秋良;张雅南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生态补偿机制;补偿标准;外部效应;秸秆还田;黑土区;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