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低温贮藏期致腐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杀菌剂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罗冬兰

作者: 罗冬兰;瞿光凡;李江阔;张雨;叶盛洁;曹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蓝莓果实;病原菌;分离鉴定;生物杀菌剂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85-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粉蓝’蓝莓果实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科赫法则、形态学鉴定及rRNA-ITS序列同源性分析方法,研究蓝莓果实主要致腐病原菌种类,并筛选适宜高效低毒的生物杀菌剂,以期为莓果实采后病害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引起低温贮藏期蓝莓致腐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棒状新拟盘多毛孢菌(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小新壳梭孢菌(Neofusicoccum parvum),且首次发现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是引起‘粉蓝’蓝莓果实致腐的优势致病菌。室内毒力试验发现,乙蒜素对胶孢炭疽菌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EC50值为123.16 mg·mL-1,其次为苦参碱、中生菌素、春雷霉素、丁子香酚,EC50值分别为231.23、519.55、546.29、865.26 mg·mL-1。因此,后期可将乙蒜素作为蓝莓后期田间防治的有效药剂。

分类号: S436.639

  • 相关文献

[1]贵州薏苡黑穗病的发病情况及其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刘荣,申刚. 2016

[2]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倪春霞,蒲万霞,胡永浩,邓海平,王玲,孟晓琴. 2010

[3]我国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杜琳,王丽芳,冯小慧,张三粉,宋洁,姚一萍,史培,申捷. 2018

[4]苏北地区某奶牛场乳房炎顽固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蒋临正,徐悦,林志平,马芳,邢光东,周明旭,卢宇. 2020

[5]红肉火龙果采后病原菌分离鉴定与植物精油抑菌研究. 刘瑞玲,郜海燕,陈杭君,房祥军,吴伟杰. 2018

[6]新疆石河子规模化牛场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刘顺磊,何延华,王熙楚,郑婷婷,孔科委. 2016

[7]蓝莓采后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制研究. 葛达娥,图尔荪阿依·图尔贡,魏照辉,潘玥,王帆,周剑忠,刘小莉. 2020

[8]宁夏地区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康晓冬,刘溪源,杨慧君,王建东. 2014

[9]宁夏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体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康晓冬,刘溪源,高海慧. 2016

[10]杧果细菌性干枯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何忠勤,柳凤,詹儒林,何红,杨倩,肖俊峰,张榕,王彬. 2019

[11]上海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 倪春霞,蒲万霞,胡永浩,王玲,孟晓琴,邓海平. 2009

[12]呼和浩特周边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朱宪光,闫红霞,凤英,高娃,李凤华,乌艳萍. 2010

[13]唐古特大黄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康胜华,侯璐,朱琳. 2023

[14]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原检测与小白鼠致病性研究. 张雪梅,刘明军,杨波,谭立新,张宁,玛依拉. 2009

[15]山西省奶牛乳腺炎病原菌调查研究. 武守艳,韩一超,陈剑波,雷宇平,杨丽华,董春光,王志宇,刘晓妮,白原生. 2013

[16]呼和浩特市苜蓿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杨剑锋,王乐,张园园,林克剑,徐林波,刘爱萍. 2022

[17]玉露香梨采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侯亚茹,高振峰,杨志国,陈恬,张阳,关军锋,张立新,张晓宇. 2022

[18]甘肃部分羊场羔羊腹泻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研究. 尚立宏,张啸,许伟,李宏胜. 2022

[19]云南弥勒甘蔗褐条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李婕,李银煳,李庆红,张荣跃,王晓燕,单红丽,黄应昆. 2022

[20]兰州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魏小娟,蒲万霞,周绪正,张继瑜,李金善,李剑勇,牛建荣.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