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杂优利用及制种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述彬
作者: 王述彬;赵华仑;刘金兵;孙洁波;丁犁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系;杂优利用;杂交制种
期刊名称: 中国辣椒
ISSN: 1672-4542
年卷期: 2001 年 02 期
页码: 3-8
摘要: 自1980年开始,利用从法国引进的长灯笼形甜椒胞质不育系LANES为不育源,通过回交转育方法,于1984年选育出羊角形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21A,灯笼形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8A和17A。至2000年测配617个组合,其中育性完全恢复的有196个组合,占全部组合数的31.7%。在这196个组合中,辣×辣组合127个,占64.8%,甜×甜组合仅11个,占5.6%。经配合力测定,选育出3个具有优质、抗病、丰产特点的一代杂种21A×LS_3(苏椒3号A)、21A×LS_2和8A×LS_7(碧玉)。辣椒雄性不育系繁种、制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大棚繁种,不育系:恢复系2∶1,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平均每667m~2可获得40kg杂交种子产量,露地种子产量为大棚种子产量的50%~60%。应用辣椒雄性不育系繁制一代杂交种子比常规去雄繁种节省工本40%,杂交率达到100%。
分类号: S641.3
- 相关文献
[1]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利用及其制种技术. 王述彬,赵华仑,刘金兵,孙洁波,丁犁平. 2002
[2]辣椒三系选育技术初探. 袁远国,胡明文,李正丽,杨新城,罗孝明. 2009
[3]应用分子标记筛选辣椒雄性不育恢复系研究. 徐小万,黄旺平,吴智明,李涛,李颖,王恒明. 2015
[4]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8A恢复系的筛选. 王兰兰,魏兵强,陈灵芝. 2010
[5]辣椒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筛选研究. 王兰兰,魏兵强,陈灵芝,张茹. 2012
[6]甜椒CMS三系配套新品种龙椒11号的选育. 张慧,徐健,刘录祥,林宝祥,陈立新,谢立波,郭亚华. 2011
[7]CMS三系配套品种江蔬5号甜椒的选育. 刘金兵,王述彬,潘宝贵. 2004
[8]单、双低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及恢复系选育研究. 李大雄,刁攀琏,饶勇,黄先群. 1997
[9]中籼杂交稻恢复系和不育系生育特性观察研究. 陈多璞,石英尧,吕凯,丁超尘. 2001
[10]大白菜育种中杂优利用的手段及现状. 朱明超,罗伯祥,赵苏海,靳取,王伟中. 2004
[11]油菜高油种质+化学诱导雄性不育杂优利用模式及其应用技术. 李殿荣,李永红,任军荣,田建华,杨建利,李建厂. 2012
[12]芹菜雄性不育两用系01-3AB的选育与利用. 高国训,靳力争,鲁福成,陆子梅,顾自豪,任志雨. 2009
[13]分枝型普通小麦的创育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孙玉,闫贵云,任永康,刘少翔,孙善澄. 2007
[14]矮败小麦创制与应用. 翟虎渠,刘秉华. 2009
[15]甜椒隐性核基因雄性不育性的转育及利用. 范妍芹,刘云,严立斌,邢任国. 2004
[16]甜椒核型不育系AB_(91)的选育及杂优利用. 范妍芹,刘云,严立斌. 2003
[17]蓖麻单雌性状遗传研究. 张维锋,梁一刚. 1993
[18]芝麻杂种优势的表现、利用现状及对策. 赵云生,王勇,武翠萍,马希骥. 2001
[19]黄瓜性系的杂优利用. 刘建雄,肖晓玲,易春. 2000
[20]辣(甜)椒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与分布. 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瓜果类蔬菜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作者:龚成胜;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郭广君;高长洲;朱现威;刁卫平
关键词:瓜果类蔬菜;代谢组学;代谢通路;综述
-
SSR分子标记检测'苏椒1614'杂交种纯度
作者:郭广君;朱雪梅;潘宝贵;刁卫平;刘金兵;高长洲;王述彬
关键词:辣椒;SSR标记;苏椒1614;杂交种纯度鉴定
-
45份辣椒种质发芽期和苗期的耐冷性评价
作者:伊茜茜;潘宝贵;郭广君;刁卫平;刘金兵;龚成胜;高长洲;朱现威;孔强;王述彬
关键词:辣椒;发芽期;苗期;耐冷性
-
NaCl胁迫下耐盐辣椒幼苗不同组织的离子响应
作者:龚成胜;郑雨晴;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郭广君;高长洲;陈友根;刁卫平
关键词:NaCl 胁迫;辣椒;离子响应,耐盐
-
瓜果类蔬菜果皮厚度发育调控研究进展
作者:龚成胜;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郭广君;刁卫平
关键词:果皮厚度;瓜果类蔬菜;发育调控;研究进展
-
辣椒核心种质研究进展
作者:朱雪梅;郭广君;潘宝贵;刁卫平;刘金兵;高长洲;高海涛;王述彬
关键词:辣椒;种质资源;核心种质
-
辣椒抗PMMoV基因L4连锁标记的验证分析
作者:朱雪梅;郭广君;潘宝贵;刁卫平;刘金兵;高长洲;王述彬
关键词:辣椒;辣椒轻斑驳病毒;分子标记辅助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