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食豆种质资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兴玉

作者: 郭兴玉;陈金沅;张跃鹏;高山;王志锋;于洪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秣食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营养品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

期刊名称: 黑龙江畜牧兽医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11 期

页码: 91-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解不同秣食豆种质资源的生产特性,试验对收集的20份(种质1~20)秣食豆种质资源进行农艺性状(单株鲜重、单株干重、茎鲜重、叶鲜重、荚鲜重、株高、分枝数、茎粗、鲜干比、叶茎比)和营养品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测定,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测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种质10(ZDD01937号秣食豆)的单株鲜重最大,种质2(ZDD07617号查干花秣食豆)和种质10的单株干重最大,种质12(ZDD18057号茶秣食豆)的株高最高,种质1(ZDD01936号秣食豆)的分枝数最多,种质20(东农秣食豆)的茎粗最粗,种质6(ZDD07601号大赉茶秣食豆)的鲜干比最大,种质3(ZDD07628号靖宇茶秣食豆)的叶茎比最高,种质7(ZDD07616号大安黑秣食豆)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种质5(ZDD18062号秣食豆)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及相对饲喂价值最高。分枝数分别与单株鲜重、单株干重、茎鲜重及叶鲜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茎粗分别与单株鲜重、单株干重、茎鲜重及荚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加权关联度值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种质20、种质2和种质10。说明分枝数、茎粗、茎鲜重、叶鲜重和荚鲜重是影响秣食豆草产量的主要因素,筛选的3份种质在公主岭地区的生产性能和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育种的优良亲本材料。

分类号: S544.9

  • 相关文献

[1]6个饲草谷子品种(系)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区麦后复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分析. 温蕊,张永虎,陈茜午. 2022

[2]黑龙江省晚熟谷子种质资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 闫锋. 2010

[3]宁夏农牧交错带燕麦品种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综合评价. 刘定鑫,孙丽婷,武育芳,吕晓丽,彭文栋,季波,马锋茂,胡高峰. 2024

[4]成都平原春播菜用大豆品种鲜籽粒品质对比分析. 罗静红,钟文娟,罗芳耀,唐月明,陈四维,高佳. 2024

[5]不同芜菁种质资源营养品质分析及综合评价. 马一栋,李晓娟,赵孟良,张海旺,韩睿,赵家兴,赵凤,任延靖. 2021

[6]香稻种质性状的综合评价与选择育种探讨. 陈培峰,朱勇良,乔中英,王建平,黄萌,孙华,许才康. 2013

[7]贵州特色蚕豆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分析与综合评价. 李欢,陈惠查,阮仁超,黎小冰,康秀晗,谭金玉. 2020

[8]云南水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表型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陈越,丁明亮,张敦宇,付坚,钟巧芳,肖素勤,柯学,程在全. 2019

[9]艾草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 许兰杰,余永亮,梁慧珍,杨青,李磊,安素妨,谭政委,董兵. 2024

[10]93份叶用枸杞农艺性状分析及综合评价. 张波,段淋渊,秦垦,戴国礼,田武学,何昕孺,黄婷. 2024

[11]北美大豆种质资源农艺综合性状鉴定与分析. 李明雪,孙旭红,张勇,王磊,杨兴勇,庞泽,宋继玲. 2024

[12]40份青稞种质资源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及评价指标筛选. 牛小霞,陈娟,柳小宁,包奇军,徐银萍. 2023

[13]大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 李丽琼,陈光平,麻继仙,吕维梧,杜康华,木万福. 2023

[14]百合种质资源农艺与营养品质性状分析及综合评价. 张倩男,杨彩玲,买自珍,马贵. 2024

[15]不同水稻种质资源重要农艺性状与发芽期耐寒性鉴定研究. 潘晓雪,胡明瑜,王忠伟,吴红,雷开荣. 2021

[16]基于主要农艺性状的25份凉粉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综合评价. 兰秀,阮丽霞,马仙花,杨海霞,李恒锐,梁振华,黄小娟,张秀芬,周春衡. 2023

[17]12个饲用燕麦品种在乌兰察布生产力的综合评价. 包文龙,任家辉,张腾薇,赵金梅,王照兰,王凤梧,唐加高,殷国梅,韩云鹏,孙娟娟. 2024

[18]高寒草甸区饲用燕麦品种营养价值综合评价研究. 王桃,徐长林,姜文清,周志宇. 2010

[19]用灰色关联系数法对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辛宗绪,杨久廷,杜海英. 2007

[20]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红壤丘陵区水田多熟制种植效益. 李伟伟,卞新民,王伟,戴兴临.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