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绿豆间作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闫锋

作者: 闫锋;崔秀辉;王成;曾玲玲;王宇先;王立达;浦子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绿豆;间作;产量;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3 年 27 期

页码: 35-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研究绿豆(Phaseolus radiatus)/玉米(Zea mays L.)间作对玉米、绿豆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玉米与绿豆的间作模式。[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绿豆/玉米间作比例分别为1∶2、2∶4、4∶2、4∶6、6∶4、2∶1,分别以玉米单作和绿豆单作为对照。[结果]与绿豆和玉米分别单作相比,绿豆/玉米间作模式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优势,当绿豆与玉米的间作比例为6∶4时复合群体的总经济效益最高;绿豆与玉米间作,边际效应使玉米的一些农艺性状得到改善,而绿豆的一些性状得到减弱,这是受到负边际效应影响的结果。[结论]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绿豆与玉米的间作比例以6∶4较适宜。

分类号: S513`S522

  • 相关文献

[1]辽宁地区绿豆玉米间作试验研究. 王洪皓,乔辉,赵秋,何伟锋. 2019

[2]玉米绿豆间作效应分析. 于运凯. 2014

[3]不同氮水平下夏玉米夏大豆间作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孔玮琳,薛燕慧,李进,李冬,梅沛沛,夏海勇. 2018

[4]间作模式对谷子与绿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薛仁风,赵阳,王英杰,陈剑,葛维德. 2019

[5]玉米螟赤眼蜂适宜生境的研究与利用:Ⅲ.夏玉米间作葡匐型绿豆对…. 郑礼. 1997

[6]苜蓿、绿豆与玉米间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张佳宁,杜君,郭孝. 2022

[7]油葵绿豆不同行比间作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璐,何录秋,杨学乐. 2021

[8]不同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秦文利,刘忠宽,智健飞. 2017

[9]甘蔗–绿豆间作压青还田和施氮水平对甘蔗性状的影响. 苏利荣,何铁光,苏天明,李琴,秦芳,李杨瑞. 2019

[10]间作和施氮水平对玉米和花生农艺性状及花生结瘤的影响. 乔月彤,蒋曦龙,李晓靖,王澜,薛燕慧,夏海勇. 2022

[11]种植密度对晋北区绿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殷丽丽,邢宝龙,陈晓亮. 2020

[12]绿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张旭丽. 2020

[13]绿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王官,刘璋,薛丁丁,张伟,王艳娟,王磊,高翔,阎昊. 2019

[14]吉林省近年来绿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 徐宁,王明海,包淑英,王桂芳,郭中校. 2013

[15]夏播绿豆不同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杨勇,周斌,杨超华,张丽亚. 2015

[16]绿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侯小峰,刘静,王彩萍,左联忠,赵吉平,郭鹏燕,郭兆萍. 2015

[17]根瘤菌剂拌种和土壤条件对绿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莉,万正煌,仲建锋,陈宏伟,伍广洪. 2011

[18]播期对春播绿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范保杰,刘长友,曹志敏,张志肖,苏秋竹,田静. 2011

[19]引进的绿豆、红小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水平的比较分析. 杨延兵,管延安,张华文,刘国贞,宋华东. 2006

[20]干旱胁迫对绿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李静,徐其江.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