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态修复草种对土壤水分蒸散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铁军

作者: 孙铁军;聂明鹤;滕文军;侯新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态修复草种;土壤蒸散;生物量;根系;水分吸收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71-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紫花苜蓿、结缕草、青绿苔草和无芒雀麦为试材,通过人工草地建植对退化植被进行生态修复,实时监测植被NDVI指数、根系体积、土壤含水量及水分蒸散动态变化,研究不同草种植被覆盖效果及其对土壤蒸散特征的影响,揭示植被土壤水分吸收的主要作用机理,以期为我国北方地区适宜生态修复草种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种生态修复草种均可快速增加植被生物量,减少非生长季土壤水分蒸散,但生长季植被生物量增加,土壤水分吸收增强,土壤蒸散明显增加,且不同草地月蒸散量峰值排序为青绿苔草(112.65 mm)>结缕草(107.42 mm)>紫花苜蓿(98.19 mm)>无芒雀麦(86.69 mm)。另外,植被根系分布及其体积变化是土壤水分吸收的关键,根系体积越大,分布越集中,土壤水分吸收能力越强,其中,青绿苔草与结缕草土壤水分吸收的主要区域在0~20 cm土层,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在20~40 cm土层。综上所述,由于生长季植被增加土壤水分蒸散,建议北方干旱缺水地区生态修复过程中尽量选择水土保持能力强但水分消耗相对较少的植物种类,就供试植物优先选择无芒雀麦,其次是紫花苜蓿。

分类号: S688.4%S152.7

  • 相关文献

[1]黄土高原4种豆科牧草生产性能及根系发育特征. 张建全,张吉宇,王彦荣,李竣成. 2013

[2]不同放牧强度对糙隐子草功能性状的影响. 安景源,李西良,丁勇,李芳,郭丰辉,马晖玲,高韶勃,李元恒. 2021

[3]水磷供应对棉花根系生长、分布及生物量的影响. 李军宏,王远远,李楠楠,王军,罗宏海. 2020

[4]不同氮素添加水平对紫花苜蓿生长性能的影响(英文). 万里强,李向林,王丹,谢开云,何峰,吕会刚,吴维达. 2015

[5]斑割复合体及其杂交后代的生物量及根系性状. 周珊,杨翠芳,黄玉新,周会,罗霆,段维兴,邓宇驰,李杨瑞. 2016

[6]保水剂用量对小麦不同生育期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吴普特,黄占斌,赵西宁,管秀娟,何方. 2011

[7]尖叶胡枝子地下生物量累积变化. 孙启忠,赵淑芬,张志如,徐丽君,高丽. 2007

[8]不同氮素添加水平对紫花苜蓿生长性能的影响. 万里强,王丹,何锋,吕会刚,谢开云,李向林,王栋,秦燕. 2014

[9]磷缺乏对不同甘薯品种根系生长及磷素吸收的影响. 李春华,汪吉东,张辉,张永春. 2019

[10]供水深度与冬小麦根系发育的关系. 马瑞昆,蹇家利,贾秀领,刘淑贞. 1991

[11]田间条件下水稻根系分布及其与土壤容重的关系. 张玉屏,朱德峰,林贤青,焦桂爱,黄群. 2003

[12]不同氮素添加水平对紫花苜蓿生长性能的影响(英文). 万里强,李向林,王丹,谢开云,何峰,吕会刚,吴维达. 2015

[13]痕量灌溉对棉花根系活力·生物量累积与供水关系的影响. 陈立宇,路战远,咸丰,程玉臣,张建中,刘燕,叶君,张立峰. 2024

[14]植物对盐分空间不均匀分布的形态和生理响应研究进展. 孙娟娟,张英俊. 2017

[15]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的作物根系生长及水分吸收. 高阳,段爱旺,刘战东,王和洲,陈金平,刘安能. 2009

[16]土壤有效水与化肥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应用研究——Ⅲ.不同土壤水势对甘蓝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奚振邦,杨金楼,计仲孚,周德兴,徐四新. 1996

[17]盐分不均匀分布对紫花苜蓿生长和离子特征的影响. 孙娟娟,于林清,赵金梅,刘洪林,张英俊. 2017

[18]盐分对碱茅种子发芽影响的机制. 阎顺国,沈禹颖,任继周,BakerD.A.. 1994

[19]苹果新梢不同节位叶面积大小与营养转换期的关系. 王承琴,董育才,陈铁虎. 2005

[20]作物根系对土壤中老化HCH-DDT的富集作用. 张福金,何江,吕昌伟,侯德坤,张婷瑜,张敏,呼日乐达瓦,张欣昕.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