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洛旱22的高产稳产性及抗逆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学品

作者: 张学品;冯伟森;王景一;焦竹青;马永强;吴少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洛旱22;高产稳产性;抗逆性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24 年 023 期

页码: 17-22

摘要: 为了详细全面地了解小麦新品种洛旱 22 的生产特性和利用价值,以多年多点试验结果为依据,对洛旱 22 的高产稳产性及抗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洛旱 22 在 2014-2017 年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3 年平均产量 6 560.0 kg/hm2,较对照洛旱 22 增产 7.43%,平均增产点率 97.8%;连续多年多点大面积生产示范,欠水年份产量 6 777.0 kg/hm2,丰水年份具有 9 750 kg/hm2 以上的高产潜力.洛旱 22 抗旱指数0.90~1.13,抗旱级别 2~3级,综合抗旱性较好;平均株高 75.6 cm,抗寒级别 1级,平均越冬死茎率 2.7%,抗寒性好.洛旱 22 是一个高产稳产性好、综合抗逆性突出的优良小麦品种,适宜在黄淮旱肥地和扩灌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小麦品种绵麦37的高产稳产性. 周强,李生荣,任勇,杜小英,陶军. 2011

[2]应用高稳系数分析法评价2016~2017年度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品种的高产性及稳产性. 张宇庆. 2018

[3]内蒙古区域试验小麦品种(系)籽粒产量AMMI模型分析. 张海斌,吴晓华,于美玲,王小兵,叶君,崔思宇,李元清,王占贤,张宏旭,薛伟,李岩,崔国惠,赵轩微,刘娟. 2023

[4]小麦基因克隆研究进展. 李根英,孟庆华,隋新霞,管延安,黄承彦. 2003

[5]“九五”全国小麦育种研究进展. 何中虎,肖世和,庄巧生. 2001

[6]转大豆GmDREB基因增强小麦的耐旱及耐盐性. 高世庆,徐惠君,程宪国,陈明,徐兆师,李连城,杜丽璞,叶兴国,郝晓燕,马有志. 2005

[7]垄作栽培对小麦个体发育和抗逆性的影响. 王旭清,王法宏,于振文,李增嘉. 2003

[8]转DREB基因小麦品系抗逆性和品质性状变异. 张建华,姬虎太,王敏,曹勇,张定一. 2013

[9]小麦果聚糖合成酶基因6-SFT克隆和功能验证. 高翔,佘茂云,殷桂香,于洋,别晓敏,杜丽璞,徐惠君,叶兴国. 2009

[10]海安市优质小麦品种筛选试验. 颜淑云,汪波. 2023

[11]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大麦新品种高产稳产性. 魏亚凤,江银荣,潘宝国. 2003

[12]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棉花新品种高产稳产性. 郝德荣,余聪华. 1999

[13]油研10号在长江上·中·下游的高产稳产性研究. 韩宏仕. 2006

[14]4个果蔗新品种(系)高产、稳产及适应性分析. 易代勇,周正邦,朱文华,李向勇,王代谷. 2010

[15]大麦新品种稳定性分析. 江银荣,陆虎华,潘宝国,刘建,魏亚凤. 2009

[16]贵引07-15等果蔗新品种(系)高产、稳产及适应性的分析评价. 易代勇,周正邦,朱文华,李向勇,王代谷. 2009

[17]早熟高油花生新品种豫花47号高产稳产性分析. 张忠信,董文召,韩锁义,刘娟,刘华,张俊,杜培,高伟. 2018

[18]四川省杂交水稻新组合高产稳产性初步分析. 文绍山,况浩池,刘国民. 2002

[19]高稳系数法在6份晚熟水稻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评价中的应用. 全成哲,韩康顺,李淑芳,李彦利,金京花. 2021

[20]14个耐盐水稻品种在江苏沿海滩涂地区丰产稳产性比较. 倪正斌,孙红芹,万林生,陈中兵,孙明法.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