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有机肥对黄泥田土壤培肥效果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荣勤雷

作者: 荣勤雷;梁国庆;周卫;刘东海;王秀斌;孙静文;李双来;胡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猪粪;绿肥;黄泥田;土壤肥力;土壤酶活性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4 年 20 卷 05 期

页码: 1168-11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低产黄泥田在南方稻区广泛分布,其障碍因素是土壤熟化度低,施用有机肥料是改良黄泥田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化肥和不同有机肥对低产黄泥田的培肥效果以及土壤碳、土壤氮、土壤磷转化的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低产黄泥田培肥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试验地位于湖北省京山县,种植模式为双季稻,田间试验中设6个处理,分别为(1)不施肥(CK),(2)单施化肥(NPK),(3)化肥+绿肥(NPKG),(4)化肥+猪粪(NPKM),(5)化肥+秸秆(NPKS),(6)化肥+秸秆+腐熟菌剂(NPKSD),化肥用量相同,配施有机肥处理施用的有机碳量相当。水稻收获后取耕层土壤样品,测定不同处理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指标,了解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土壤养分和土壤酶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不同有机肥对低产黄泥田的培肥效果。【结果】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提高早稻和晚稻的产量。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有很大影响,配施有机肥不同程度地提高了α-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β-纤维二糖苷酶、β-木糖苷酶活性;过氧化物酶和脲酶没有明显差异;磷酸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酚氧化酶活性有所降低。土壤酶活性是评价施肥对土壤肥力影响的重要生物指标,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二者显著相关,可以用于评估黄泥田土壤肥力变化的酶主要有β-葡萄糖苷酶、β-木糖苷酶、α-葡萄糖苷酶、β-纤维二糖苷酶。典型变量排序结果表明,有机肥的培肥效果秸秆>猪粪>绿肥。【结论】低产黄泥田增施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施用不同有机肥9种土壤酶活性响应不同,其中β-葡萄糖苷酶、β-木糖苷酶、α-葡萄糖苷酶、β-纤维二糖苷酶活性可以用于表征低产黄泥田的肥力变化,不同有机肥的培肥效果为秸秆>猪粪>绿肥。

分类号: S158`S154.2

  • 相关文献

[1]不同有机肥对茶园主要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杨林,刘慧龙,张钦,魏成熙,易维洁. 2015

[2]不同施肥措施对茶园土壤酶活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傅海平,张国林,周品谦,邹冬生. 2018

[3]不同施肥制度对黄泥田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的影响. 林诚,王飞,李清华,李昱,何春梅,林新坚. 2009

[4]长期不同施肥对黄泥田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影响. 邱珊莲,刘丽花,陈济琛,林新坚. 2013

[5]长期不同施肥对南方黄泥田水稻子粒品质性状与土壤肥力因子的影响. 王飞,林诚,李清华,何春梅,李昱,林新坚. 2011

[6]不同类型粪肥还田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张英,武淑霞,雷秋良,翟丽梅,王洪媛,李浩,杨波,刘宏斌. 2022

[7]纤维素乙醇糟液对稻秸猪粪厌氧发酵的促进机制. 艾平,张济韬,席江,沈子赢,杨志浩,陆逸,胡钗. 2017

[8]有机物料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 陕红. 2017

[9]不同来源养分对稻田施肥周期内田面水氮含量的影响. 刘源,陈功磊,郑网宇,汪吉东,张永春,朱国鹏. 2016

[10]猪粪与氮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郑网宇,吴园园,张辉,宁运旺,马洪波,汪吉东,张永春,艾玉春. 2019

[11]利用猪粪渣与秸秆生产有机堆肥及其在小白菜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周文新,王克勤,向健政. 2016

[12]秸秆和猪粪对小麦镉吸收的影响. 陕红,孙宝利. 2019

[13]秸秆和猪粪施用对樱桃萝卜的效果比较及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邹晓霞,陕红,陈磊,刘荣乐,李书田,汪洪. 2009

[14]原料比例与接种量对猪粪秸秆厌氧干发酵产气率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李奥,刘丽丽,张克强,杜连柱,齐利格娃,丁文涛,高文萱. 2019

[15]施用有机物料对土壤镉形态的影响. 陕红,刘荣乐,李书田. 2010

[16]猪粪和秸秆替代部分化肥提高番茄营养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数量. 孙娜,王丽英,孙焱鑫,邹国元,黄绍文. 2020

[17]秸秆和猪粪的施用对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和机理研究. 陕红,李书田,刘荣乐. 2009

[18]翻压绿肥对土壤微生物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 况胜剑,王文华. 2020

[19]连年翻压绿肥对植烟土壤物理及生物性状的影响. 佀国涵,赵书军,王瑞,徐大兵,秦兴成,谭军,向必坤,袁家富. 2014

[20]绿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孙颖,赵晓会,和文祥,高亚军,曹卫东.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