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与埃塞俄比亚芥远缘杂交种质创制及黑腐病抗性转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双双

作者: 张双双;苏维;刘阳;王海平;宋江萍;阳文龙;贾会霞;张晓辉;李锡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菜;埃塞俄比亚芥;远缘杂交;黑腐病;种质创新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0513-353X

年卷期: 2021 年 007 期

页码: 1304-13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白菜(Brassica rapa ssp. chinensis,AA基因组)为母本,以起源于非洲对黑腐病免疫的埃塞俄比亚芥(Brassica carinata,BBCC基因组)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通过胚挽救方法获得ABC基因组杂种植株。杂种植株营养体粗壮高大,杂种优势明显。分子标记和流式细胞检测确定是真杂种。F1代植株初期无花粉,组培继代多代后育性逐渐恢复。与埃塞俄比亚芥回交的后代株系育性恢复速度高于与白菜回交的后代。流式细胞分析发现杂种染色质含量介于白菜和埃塞俄比亚芥之间,并且存在染色体和非整倍体加倍现象。花粉母细胞染色体压片显示减数分裂中存在染色体不减数、染色体滞后、染色体非对称分离、染色体粘贴和染色体桥等现象。从人工合成ABC植株与白菜回交的群体中筛选出高抗或免疫黑腐病的株系,抗性可以遗传。

分类号: S436.34

  • 相关文献

[1]观赏植物远缘杂交后代的鉴定方法. 邓衍明,贾新平,梁丽建. 2016

[2]野生花生脂肪酸组成的遗传变异及远缘杂交创造高油酸低棕榈酸花生新种质. 姜慧芳,任小平,黄家权,雷永,廖伯寿. 2009

[3]玉米与大刍草远缘杂交创新玉米新种质. 曹利萍,张效梅,任元,张丛卓. 2012

[4]不同细胞质埃塞俄比亚芥的获得及其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王新娥,张成合,黄瑞虹,常彩涛,张广华. 2007

[5]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的遗传研究——Ⅰ.NCa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材料选育初报. 蔡明,刘贵华,秦选佑. 1993

[6]埃塞俄比亚芥的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杨美珠,贾土荣. 1989

[7]甘蓝型油菜-埃塞俄比亚芥二体附加系植株形态及细胞学鉴定. 戚存扣,浦惠明,傅寿仲,仲裕泉. 1995

[8]埃塞俄比亚芥和白菜型油菜远缘杂种F_1的鉴定. 江莹芬,田恩堂,陈伦林,孟金陵. 2007

[9]埃塞俄比亚芥研究进展. 江莹芬,胡宝成,陈凤祥,李强生,孟金陵. 2011

[10]甘蓝型油菜与埃芥种间杂种F_1的细胞学研究. 戚存扣,浦惠明,傅寿仲,仲裕泉. 1991

[11]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杂交F_1衍生后代的育性及性状变异. 戚存扣,浦惠明,傅寿仲. 1993

[12]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种间杂交亲和性及F_1植株形态. 戚存扣,傅寿仲,浦惠明. 1989

[13]小麦远缘杂交的珍贵种质沙丘小麦. 郑殿升,马瑞,刘三才,宋春华. 2000

[14]火龙果黑腐病病原鉴定与ITS序列分析. 郑伟,王彬,彭丽娟,李兴忠. 2014

[15]利用cDNA-SRAP分离结球甘蓝抗黑腐病相关基因的研究. 张云霞,宋立晓,曾爱松,高兵,严继勇. 2014

[16]花椰菜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及黑腐病菌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江汉民,王楠,赵换,孙德岭,宋文芹. 2012

[17]花椰菜抗黑腐病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和分析. 江汉民,郝擘,于雪梅,李爱,王春国. 2010

[18]影响甜菜黑腐丝囊霉的几种生态学和生物学因子(英). 李敏权,林淑洁,徐秉良,张自和. 2003

[19]葡萄白腐病、黑腐病及房枯病的区别与防治. 赵宪争. 2002

[20]金牌菜花-津雪88. 赵前程.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