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低温复合菌剂HT20对冀东稻区秸秆腐解及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建平

作者: 孙建平;赵子婧;戴相林;路垚;何宗均;刘雅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耐低温复合菌剂;HT20;秸秆腐解;养分释放;土壤养分;冀东稻区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22 年 06 期

页码: 37-42+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讨耐低温复合菌剂HT20对冀东稻区还田秸秆的腐解、养分释放及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在冀东滨海单季稻区进行田间试验,采用秸秆网袋填埋法,设置秸秆还田(CK),秸秆还田配施“农富康”(JF)和秸秆还田配施HT20(JH)3个处理,分别于水稻移栽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取秸秆和土壤样品,测定秸秆质量残留率,秸秆中氮、磷、钾养分残留率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相比CK和JF处理,JH处理下秸秆质量残留率分别低9.01%~24.08%和4.68%~11.31%,秸秆氮残留率在移栽期和拔节期分别低15.56%~24.94%和26.54%~36.31%,秸秆磷残留率在拔节期分别低9.68%和11.28%,秸秆钾残留率差别不大,氮、磷、钾残留率在后期有负增长现象。相比CK和JF处理,JH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在分蘖期分别增加53.33%和4.55%,土壤速效磷含量在拔节期分别增加195.62%和65.80%,在抽穗期分别增加138.14%和195.62%;在全生育期内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7.64%~168.87%和29.34%~179.30%。相比CK和JF处理,JH处理水稻分蘖数显著增加14.10%和16.57%,水稻产量显著提高11.25%和17.11%。可见,耐低温复合菌剂HT20能够加快还田秸秆的腐解进程和秸秆养分释放,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水稻分蘖和生长,进而提高水稻产量。

分类号: S141.4

  • 相关文献

[1]田间条件下不同促腐菌对水稻秸秆腐解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姚云柯,周卫,孙建光,梁国庆,刘光荣,孙刚,袁福生. 2020

[2]施氮对还田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土壤肥力与玉米产量的影响. 李荣,勉有明,侯贤清,李培富,王西娜. 2023

[3]秸秆腐解对不同氮肥水平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徐欣,王晓军,谢洪宝,周珂,张锦源,陈一民,高洪生,焦晓光. 2018

[4]油菜秸秆还田养分释放率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何川,杨勤,蒲全波,陈岩,杨云,王鹏,金容,郑祖平,夏清清. 2020

[5]冀东稻区乳苗早期抛秧的气候特点与栽培对策. 孙昌禹,鲁雪林,王凤芝,周汉良. 2009

[6]水稻秸秆秋季水耙浆还田对土壤及水稻性状的影响. 赫兵,李超,严永峰,刘月月,赫靖淇,于天华,王帅,陈殿元,严光彬. 2023

[7]油菜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效应及对后作水稻产量的影响. 周永进,吴文革,许有尊,陈刚,徐汝民,张丽娟. 2015

[8]冀东稻区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李赵嘉,郑振宇,左永梅,孙宇,王文成,肖丹丹,胡爱双,邹拓. 2019

[9]冀东稻区水稻机插秧本田管理技术及注意事项. 左永梅,吴新海,张启星. 2011

[10]冀东稻区发展“稻-黄颡鱼”高效种养模式大有可为. 李赵嘉,王文成,郑振宇,孙宇,胡爱双,肖丹丹,张小栋. 2018

[11]冀东稻区稻瘟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郑秋玲. 2010

[12]冀东稻区有机米生产中农家肥腐熟技术. 李福建,张启星. 2012

[13]冀东稻区稻田生态种养模式. 杨雅华,李海山,张薇,薛志忠. 2017

[14]冀东稻区糯稻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孟令启,薛志忠. 2013

[15]冀东稻区绿色A级米标准化生产技术. 赵秉军,张薇,张启星. 2015

[16]碳氮管理措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作物产量、秸秆腐解、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黄涛,仇少君,杜娟,史振侠,巨晓棠. 2013

[17]高粱和玉米秸秆腐解过程的红外光谱研究. 刘佳琪,郭珺,武爱莲,董二伟,王劲松,王立革,焦晓燕. 2019

[18]高梁和玉米秸秆腐解过程的红外光谱研究. 刘佳琪,郭珺,武爱莲,董二伟,王劲松,王立革,焦晓燕. 2019

[19]养猪发酵床秸秆垫料的腐解特征. 郭德杰,徐丽萍,陈伟,马艳,张志勇,严少华,罗佳. 2021

[20]不同耕作方式对瘠薄型黑土区土壤结构的影响. 张久明,迟凤琴,宿庆瑞,匡恩俊,金梁,蔡姗姗.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