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董建辉
作者: 董建辉;陈明;徐兆师;张晓科;李连城;马有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披碱草;焦磷酸化酶基因;抗旱性;耐盐性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年卷期: 2008 年 03 期
页码: 364-370+38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从抗逆性优良的牧草中挖掘新的耐盐、抗旱基因,进而为作物分子育种提供优良的基因资源,采用RACE(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s)方法,克隆了披碱草的焦磷酸化酶基因EdHP1,其全长序列包含2310bp,编码770个氨基酸,含有14个跨膜区,是一个典型的膜蛋白,同时包含三个保守区(CS1、CS2和CS3)。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发现,EdHP1与来自大麦等10种高等植物的焦磷酸化酶基因的同源性大于86%。EdHP1基因的表达受干旱、高盐和低温等非生物胁迫的诱导。功能分析证明,EdHP1基因能够显著提高转基因烟草对干旱、高盐胁迫的抗性,可用于作物的抗逆遗传改良。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焦磷酸化酶基因EdHP1的克隆及功能鉴定. 董建辉,陈明,徐兆师,张晓科,李连城,马有志. 2008
[2]披碱草野生种质材料芽期耐盐性研究. 贾亚雄,刘荣堂,袁庆华. 2007
[3]披碱草属野生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评价及相关生理机制研究. 贾亚雄,李向林,袁庆华,万里强,孟芳. 2008
[4]超表达AVP1基因提高转基因百脉根的耐盐性和抗旱性. 程星,王燕雯,包爱科,王锁民. 2010
[5]紫花苜蓿耐盐、抗旱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包爱科,杜宝强,王锁民. 2011
[6]野大麦种子萌发条件及抗逆性研究. 余玲,王彦荣,孙建华. 1999
[7]基于形态指标和转录组的小麦抗旱与耐盐相关性分析. 盛雨婷,生林山,陆峻一,赵爱菊,李夕梅. 2021
[8]四种豆科牧草萌发期和苗期抗旱耐盐性研究. 季玉涵,范继红,孙占敏,吴燕民. 2018
[9]过量表达TaNHX2基因提高转基因棉花的抗旱耐盐性. 张慧军,张万科,俞嘉宁,孔祥强,陈受宜,王丹,张国强,董合忠. 2021
[10]棉花抗旱耐盐转基因材料鉴定及其外源抗性基因的挖掘. 王俊娟,王德龙,阴祖军,樊伟丽,王帅. 2015
[11]高产、抗旱和耐盐选择对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李宏,孙勇,黄道强,朱苓华,卢德城,李康活,徐建龙,周少川,黎志康. 2010
[12]小麦转TPS基因植株的获得及其初步功能鉴定. 杜丽璞,徐惠君,叶兴国,林忠平. 2007
[13]棉花抗逆性鉴定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 郑曙峰,王延琴,徐道青,彭军,阚画春,刘小玲,王维,陈敏,李淑英. 2023
[14]葡萄砧木的抗逆性试验. 陈继峰,刘三军,孔庆山,张世英. 2000
[15]过量表达马蔺VP基因增强烟草抗旱耐盐性研究. 李杉杉,郭静雅,郭强,毛培春,田小霞,孟林. 2017
[16]披碱草焦磷酸化酶基因EdHP1的功能分析. 董建辉,徐晴,周容,盛敏,温亮,龙小玲,樊军,陈明. 2017
[17]不同放牧强度下垂穗披碱草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钊,梁新平,侯扶江,田苗苗,张红瑞,余莹,管永卓,王成章,严学兵. 2015
[18]内生真菌在禾草体内的分布特征. 赵晓静,王萍,李秀璋,古丽君,李春杰. 2015
[19]岷山红三叶茎叶水浸液对3种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安培坤,王引权,窦莉莉,张金林,康生福. 2012
[20]披碱草属牧草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锐,唐艾嘉,解继红,石凤翎,赵彦.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豆DRT100全基因组鉴定及GmDRT100-6响应干旱和盐胁迫的功能分析
作者:刘丹;顾巧美;赵云燕;危文亮;徐兆师
关键词:大豆(Glycine max L.);DRT100基因家族;全基因组分析;盐旱胁迫
-
市售蜂蜜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风险因子评估
作者:陈明;唐敏敏;栾枫婷;邵雪梅;龚兰
关键词:市售蜂蜜;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风险因子;评估分析
-
郑麦0943配套栽培技术与发展前景
作者:齐学礼;张子山;周永斌;陈明;王永霞
关键词:郑麦0943;多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减肥增密对三熟制直播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韩德鹏;王馨悦;郑伟;肖小军;李亚贞;黄天宝;熊文;夏晶;黄宇辉;陈明;欧阳凤仔
关键词:三熟制油菜;化肥减施;增密;产量
-
湖北省66份小麦品种(系)赤霉病抗性鉴定与分子检测
作者:徐晴;郑丹;许甫超;秦丹丹;董建辉;葛双桃;朱展望;董静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分子检测;株高
-
农业科学研究所人事人才工作的做法与建议——以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为例
作者:林艳;杨靖钟;董建辉;郑程;韦文红
关键词:农业科学研究所;人事人才;工作;做法;建议
-
导读
作者:徐兆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