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岭谷区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异及其对气候的时滞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鲍雅静

作者: 鲍雅静;宋国宝;李政海;高吉喜;吕海燕;王海梅;程岩;许田

作者机构: 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地覆盖;气象因子;时滞效应;空间相关;人口密度;LRGR

期刊名称: 科学通报

ISSN: 0023-074X

年卷期: 2007 年 52 卷 S2 期

页码: 39-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分析了西南纵向岭谷区NDVI时间序列与温度降水两类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探讨植被对温度和降水变化响应敏感性的空间格局,通过构造NDVIr指数揭示纵向岭谷区植被覆盖变化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纵向岭谷区植被对温度和降水变化的响应过程具有"时滞效应",不同地区出现最大相关系数所对应的滞后时间不同;植被对温度和降水变化的反应可以分为"雨热同期、雨先热后和热先雨后"3种时间组合.(2)植被对温度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在空间上形成数个不连续的高相关中心和低相关中心;与温度不同,在研究区北部形成了植被-降水相关关系的两个低敏感区,沿纵向岭谷方向形成了两条高相关带.(3)构造了NDVIr指数,发现NDVIr与气象因子和土地利用状况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分类号: P463.22

  • 相关文献

[1]基于MODIS数据的博斯腾湖流域植被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万洪秀,覃志豪,徐永明. 2018

[2]日本以南黑潮流量对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重心影响的滞后性分析. 崔雪森,伍玉梅,唐峰华,吴祖立,戴阳,樊伟. 2017

[3]福建县域农业技术进步及空间扩散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的经济分析. 许标文. 2013

[4]粮食生产区域演变研究进展. 方伟,万忠,王佳友. 2020

[5]我国农业部门资本投入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面板模型的实证. 王琛,吴敬学,钟鑫. 2015

[6]西汉时期我国人口分布空间格局及其成因探讨. 王平,王志伟,张学通,李春娥,王迅,冯琦胜,陈全功. 2010

[7]人类活动净氮输入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香溪河流域为例. 李晓虹,刘宏斌,雷秋良,严颢,翟丽梅,武淑霞,王洪媛,张亦涛,李影. 2019

[8]香溪河流域人类活动净磷输入量及其影响因素. 张天鹏,雷秋良,秦丽欢,李晓虹,武淑霞,夏颖,张富林,张亦涛,刘宏斌. 2020

[9]密云水库上游河流硝态氮含量空间分布格局. 王庆锁,孙东宝,汤智洋,陆永新. 2020

[10]人类活动净氮输入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香溪河流域为例. 李晓虹,刘宏斌,雷秋良,严颢,翟丽梅,武淑霞,王洪媛,张亦涛,李影. 2019

[11]纵向岭谷区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宋国宝,李政海,鲍雅静,吕海燕,高吉喜,王海梅,许田,程岩. 2007

[12]甘南地区MODIS土地覆盖产品精度评价. 夏文韬,王莺,冯琦胜,梁天刚. 2010

[13]基于随机森林的高寒湿地地区土地覆盖遥感分类方法. 侯蒙京,殷建鹏,葛静,李元春,冯琦胜,梁天刚. 2020

[14]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 摆万奇,柏书琴. 1999

[15]元谋盆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对冲沟侵蚀的影响. 范建容,刘淑珍,周从斌,王小丹,朱宏业,朱波. 2004

[16]国际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新进展. 陈佑启,杨鹏. 2001

[17]土地覆盖分类系统研究进展. 宫攀,陈仲新,唐华俊,张凤荣. 2006

[18]GIS和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动态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赵俊美,李晋陵,马庆勋. 2008

[19]基于遗传规划的地表覆盖变化检测方法研究. 张胜男,陆苗,毕莹,温彩运. 2023

[20]青海湖流域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姜翠红,李广泳,程滔,陈占涛,张浩然.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