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生物农药对青海蚕豆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乐怡

作者: 张乐怡;刘宇;陈平强;翁华;马志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农药;蚕豆;苜蓿蚜;赤斑病;枯萎病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22 年 006 期

页码: 1377-13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建立蚕豆病虫害全程生物防控技术,以推动青海有机蚕豆生产,本研究以9种生物农药为供试药剂,针对苜蓿蚜、蚕豆赤斑病及枯萎病,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生测试验表明,0.3%苦参碱水剂等4种生物农药均对苜蓿蚜有良好的毒杀作用,其中0.3%苦参碱水剂的毒力最强,其24 h和48 h的LC50分别为7.33 mg/L和5.66 mg/L;田间防效试验表明,0.3%苦参碱水剂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对苜蓿蚜的防效显著,500倍药液药后7 d防效达76.00%~83.00%;1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和枯草芽胞杆菌(1000亿芽胞/g)可湿性粉剂混用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效有增效作用,制剂用量为500.0 g/hm~2时,药后14 d防效为73.98%~77.79%;多粘类芽胞杆菌(10亿CFU/g)可湿性粉剂和哈茨木霉(≥2亿活孢子/g)可湿性粉剂对蚕豆枯萎病的防效高于另两种生物农药,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74.23%和71.01%。综上所述,0.3%苦参碱水剂、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1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多粘类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和哈茨木霉可湿性粉剂对蚕豆3种主要病虫害防效优良,据此可进一步建立蚕豆病虫害全程生物防控技术用于青海蚕豆的有机绿色安全生产。

分类号: S436.43

  • 相关文献

[1]青海省22份蚕豆种质资源对赤斑病的抗性鉴定. 张贵,喻敏博,侯璐,郭兴莲,张宪,李萍. 2021

[2]不同药剂对蚕豆赤斑病综合防控效果分析及综合防控体系研究. 陈新,袁星星,崔晓艳,顾和平,陈华涛,张红梅,刘晓庆,张智民. 2015

[3]蚕豆赤斑病病原菌鉴定. 黄燕,段灿星,东方阳,朱振东. 2011

[4]不同杀菌剂对蚕豆赤斑病防治效果试验. 顾和平,陈新,陈华涛,崔晓燕,袁星星,张红梅. 2012

[5]灰葡萄孢蚕豆分离物的遗传多样性. 黄燕,朱振东,段灿星,武小菲,东方阳. 2014

[6]蚕豆马铃薯间作种植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控效果. 杜成章,陈红,李艳花,曾宪琪,王萍,张继君,孟繁霞. 2013

[7]不同寄主植物对苜蓿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孙程鹏,刘爱萍,李钢铁. 2017

[8]龟纹瓢虫对苜蓿蚜的捕食效应(简报). 徐林波,刘爱萍,王慧,狄彩霞,王玲玲. 2007

[9]茶足柄瘤蚜茧蜂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孙程鹏,李钢铁,刘爱萍. 2017

[10]茶足柄瘤蚜茧蜂寄生苜蓿蚜影响因子研究. 黄海广,张玉慧,刘爱萍,徐林波,高书晶,康爱国,边良,高占成. 2012

[11]茶足柄瘤蚜茧蜂对苜蓿蚜的寄生功能反应. 刘爱萍,黄海广,徐林波,高书晶,张玉慧,康爱国. 2012

[12]基于EPG技术分析苜蓿品种对苜蓿蚜的抗性. 于良斌,徐林波,王予彤,王丹阳,韩海斌,康爱国,庞红岩. 2021

[13]龟纹瓢虫对苜蓿蚜的捕食效应(简报). 徐林波,刘爱萍,王慧,狄彩霞,王玲玲. 2007

[14]花生蚜室内选育抗药性品系及抗性机理的探讨. 孙瑞红,王开运,慕立义. 1992

[15]火龙果赤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柳凤,欧雄常,詹儒林,吴婧波. 2018

[16]中华鳖疖疮、红脖子、赤斑病并发症的病原研究. 周剑光,杨先乐,艾晓辉. 1999

[17]生物农药产业:欲突破瓶颈谋发展. 杨自文. 2013

[18]山东省生物农药的开发动态. 王军,高继跃,冯文萍. 1999

[19]山东省植物、生物农药的开发动态. 王军,高继跃,冯文萍. 1999

[20]5种生物农药在夏白菜生产中的药效试验. 牟建梅,宋英.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