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翅滨藜在浙江省的生长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湘洁

作者: 王湘洁;韩科峰;马正波;楼金;王帅;吴良欢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浙江趋衡公益基金会;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关键词: 四翅滨藜;土壤改良;耐盐碱;适应性;新垦地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25 年 37 卷 001 期

页码: 134-1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是藜科(Chenopodiaceae)滨藜属(Atriplex)的多年生半常绿灌木,具有速生、耐干旱、耐贫瘠、抗盐碱等优良特性,可用于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为探究四翅滨藜在浙江省新垦地上生长的适应性,及其在我国南方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下生长发育的关键影响因素,本研究选择浙江省6个具有代表性的新垦土壤类型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四翅滨藜的生长、成活情况,运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生长适应性评价,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得到影响四翅滨藜生长生活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在滨海盐碱土上种植四翅滨藜的成活率更高.在北仑和奉化试验点,四翅滨藜的地上部与地下部干物质质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4个试验点,且分枝数相较于其他地区显著提高67.48%~346.47%.四翅滨藜适合在浙江省滨海盐碱地种植,土壤电导率、土壤pH、年降雨量、土壤碱解氮含量是影响四翅滨藜在浙江省生长和存活的主要因素,土壤电导率在9.51~14.28 dS·m-1、土壤pH值在7.60~8.16、年降雨量在1 087.7~1 359.7 mm、土壤碱解氮含量在18.43~35.00 mg·kg-1的地点更适宜种植四翅滨藜.

分类号: S793.9%S714.6

  • 相关文献

[1]四翅滨藜的抗逆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潘教文,王帅,刘玉玲,刘青,侯蕾,赵传志,王兴军. 2021

[2]四翅滨藜在同仁地区适应性研究初探. 艾云庆,王清华,张文华,杨敏英,刘华,陕文献,金风军. 2007

[3]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大豆品种耐盐碱适应性试验. 朱治佳,袁明,韩冬伟,张笛,王振,孙浩月,王淑荣,王连霞. 2023

[4]丰优系列水稻新品系简介(二). 王贵才,李明生. 2000

[5]葡萄砧木新品种-抗砧5号的选育. 樊秀彩. 2011

[6]燕麦对滨海盐渍土的适应性及纳盐改土效果. 陈建爱,陈为京,张燕,郭来春,任长忠. 2024

[7]扬黄灌区新垦地玉米丰产栽培技术. 蒋永前,王世荣,桂林国,罗代雄. 2003

[8]南繁新垦地籼稻品种丰田优553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黄大辉,梁曼玲,阎勇. 2015

[9]新垦盐渍化农田暗管排水技术研究. 孟凤轩,迪力夏提,罗新湖,伊里哈木,巴拉提,宋平. 2011

[10]红寺堡扬黄灌区新垦地桑园丰产栽培技术. 王世荣,桂林国,蒋永前,罗代雄. 2004

[11]新垦灰钙土蚕豆/玉米间作系统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的时空变异研究. 夏志敏,梅沛沛,王平,桂林国,李隆. 2012

[12]青海高原四翅滨藜引种适宜区划分. 王占林,郑淑霞,张有生. 1999

[13]准常绿饲料灌木─—四翅滨藜. 王占林,郑淑霞. 1999

[14]青海西宁地区四翅滨藜的物候特点及种内变异情况探讨. 郑淑霞,马玉林. 2003

[15]四翅滨藜容器苗合理出圃高度的研究. 王占林,郑淑霞,张有生. 1999

[16]四翅滨藜病虫害观察试验. 郑淑霞. 2002

[17]四翅滨黎一年多次育苗及造林技术试验. 刘霞,郑淑霞,王占林,张有生,马玉林. 2003

[18]四翅滨藜最佳播种育苗方案探讨. 郑淑霞,王占林,张有生. 1999

[19]四翅滨藜病虫害观念试验. 郑淑霞. 2002

[20]不同土壤含水量与光照对山杏和四翅滨藜光合作用的影响. 马梦茹,王占林,贺康宁,樊光辉,张得芳,白灵娜.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