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稻89-1渗入系苗期耐寒鉴定及生理机制初步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晓雪

作者: 潘晓雪;胡明瑜;白文钦;蒋晓英;王春萍;吴红;雷开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糯稻89-1;渗入系;苗期;耐寒性鉴定;生理机制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6 年 14 卷 10 期

页码: 2798-28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糯稻89-1能通过腋芽休眠抗御低温越冬。以东乡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为对照品种,以死苗率为鉴定指标,对糯稻89-1和籼稻恢复系(明恢63,万恢86,蜀恢527,中413)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BILs)群体(BC1F9)进行苗期耐寒性鉴定。结果表明,4℃低温处理48 h后然后在1/2 MS营养液中恢复生长7天,50个BILs群体中株系S176在3次苗期耐寒性鉴定中死苗率分别为5.2%,7.9%和9.4%,表明株系S176为强耐寒基因渗入系。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低温处理,S176中可溶性蛋白、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呈上升趋势,并且都大于糯稻89-1;而丙二醛含量下降幅度且低于糯稻89-1;过氧化物酶(POD)含量在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这些结果说明S176渗透物质比糯稻89-1积累快且幅度大,而细胞膜过氧化产物积累速度较慢,更有利于适应低温环境。

分类号: S511.23

  • 相关文献

[1]低温胁迫下2个红掌新种质的耐寒性鉴定. 李心,杨柳燕,张栋梁,陈敏敏,王桢,许俊旭,张永春. 2019

[2]花椰菜叶绿素荧光参数与耐寒性的关系研究. 李光庆,谢祝捷,姚雪琴,陈学好. 2010

[3]一份特异稻种资源不同生育时期耐冷性研究. 赵正武,刘剑飞,祁俊生,陈克富,鞠远金,蔡家军. 2008

[4]珍稀稻种资源越冬糯稻89-1研究初报. 赵正武,王述民,李世平,严明建,雷树凡,吕直文,袁项成,冉彦秀. 2000

[5]利用HMW-GS全缺失突变体快速构建Glu-1位点近等渗入系. 张星星,王召军,杨玉双,王道文,郑文明,董振营. 2016

[6]小麦-长穗偃麦草渗入系HMW-GS组成及等位变异分析. 王凌云,武宗信,贾举庆,张晓军,李欣,任文斌. 2018

[7]元江普通野生稻后代镉分布特点及镉积累动态变化规律. 曾民,陈佳,李娥贤,殷富有,王玲仙,曾黎琼,郭蓉. 2022

[8]抗条锈病基因YrCH5026的遗传分析及分子定位. 侯丽媛,乔麟轶,张晓军,李欣,詹海仙,畅志坚. 2015

[9]小偃麦渗入系F_2分离群体HMW-GS遗传分析. 李建波,李欣,乔麟轶,郭慧娟,詹海仙,任永康,畅志坚,张晓军. 2014

[10]抗条锈病小偃麦渗入系的HMW-GS组成分析. 王乐,张晓军,郭慧娟,乔麟轶,詹海仙,李欣,畅志坚,孙美荣. 2013

[11]基于大刍草渗入系的玉米抗旱优异等位基因挖掘. 刘爽,李珅,王东梅,沙小茜,何冠华,张登峰,李永祥,刘旭洋,王天宇,黎裕,李春辉. 2024

[12]元江普通野生稻中抗白叶枯病基因鉴定与分析. 卢源达,钟巧芳,王波,张敦宇,殷富有,王玲仙,程在全,陈玲. 2023

[13]普通野生稻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邓伟,陈赟娟,李荣波. 2011

[14]小麦-中间偃麦草抗条锈病渗入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詹海仙,畅志坚,李光蓉,贾举庆,郭慧娟,张晓军,李欣,乔麟轶,杨足君. 2014

[15]元江普通野生稻渗入系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及其粳籼属性分析. 阚望,杨和生,孟焕芝,周吉云,程在全,张云,肖素勤,刘丽,王波,殷富有,钟巧芳,李金璐,张敦宇,陈玲. 2024

[16]蛤土蟆抱对的生理机制及其利用. 王宝贵. 2003

[17]油菜高产栽培理论与构想. 李超,肖华贵,饶勇,杨斌,李加纳. 2007

[18]机插水稻缓苗期生长特点及生理机制研究. 唐国荣,江立庚,韦杰权,宋红,阮春芳. 2016

[19]旱塬地覆盖玉米高产生理机制初探. 王淑芬,张名昌,翁惠玉,刘守渠,贾炜珑,郭秀荣,高兰华,王宏兵. 1993

[20]果实采后软化生理机制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韩英群,郭丹,魏鑫,魏潇,王柏松,郝义.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