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同步检测小麦黄花叶病毒和中国小麦花叶病毒的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缪倩

作者: 缪倩;季英华;任春梅;魏利辉;周益军;程兆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毒;中国小麦花叶病毒;禾谷多粘菌;复合PCR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3 年 33 卷 03 期

页码: 193-1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和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在症状、传播途径、发生规律等方面高度相似、难以用常规手段鉴定的问题,根据两种病毒基因序列的异同点设计了三条引物CWWY-R2、CW1-F2和WY1-F2,以植物总RNA为模板、CWWY-R2为引物反转录合成cDNA。通过优化建立了一种同步检测两种病毒的反应体系:cDNA1.6μL,引物(10μmol.L-1)各0.4μL,10×PCR Buffer(不含Mg2+)2μL,dNTPs(10mmol.L-1 each)0.4μL,Taq DNA聚合酶(5U.μL-1)0.8μL,MgCl2(25mmol.L-1)0.8μL,ddH2O 13.2μL,合计20μL;PCR反应条件:94℃预变性5min,94℃50s,50℃50s,72℃90s,共30个循环,72℃延伸10min。WYMV和CWMV的PCR扩增预期目的片段分别为508和918bp。利用该方法对江苏高邮、扬州和大丰的样本进行检测,它们分别为WYMV、WYMV、CWMV单一侵染,证明该方法准确性较高,可用于两种病害同步检测。

分类号: S435.121

  • 相关文献

[1]山东省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的分布与病原鉴定. 吴斌,姜珊珊,张眉,王升吉,赵玖华,徐德坤,辛相启. 2018

[2]禾谷多黏菌传小麦病毒病的分布及变化动态. 羊健,孙丽英,程兆榜,谢礼. 2011

[3]3种麦类土传花叶病毒的多抗制备及检测应用. 任春梅,程兆榜,朱慧,邰丽娟,陆凤霞,鲍传华,范永坚,周益军. 2014

[4]中国禾谷多黏菌传麦类病毒研究现状与展望. 陈剑平. 2005

[5]大麦根中禾谷多粘菌休眠孢子堆的超微结构. 程晔,陈剑平,洪健. 1999

[6]禾谷多粘菌原质团和游动孢子囊的超微结构. 陈剑平,MJ Adams. 1993

[7]大麦品种对禾谷多粘菌的抗性. 阮义理,邹皖和,王卉. 1998

[8]不同大麦种质资源对中国和英国大麦黄花叶病原反应的比较. 陈剑平,朱凤台,石岑,陈和,张明生,陈健. 1993

[9]禾谷多粘菌休眠孢子的简易提取方法. 阮义理,邹皖和,陈剑平. 1991

[10]我国禾谷多粘菌地理分布和生理分化研究. 阮义理,邹皖和,王卉. 1999

[11]禾谷多粘菌传麦类病毒研究进展. 陈剑平,陈炯,郑滔,程晔. 2004

[12]禾谷多粘菌游动孢子超微结构观察. 陈剑平,M.J.亚当斯. 1992

[13]两种麦类土传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叶绿体离体跨膜运输. 任春梅,程兆榜,魏利辉,范永坚,周益军. 2012

[14]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生物学特性初探. 张巧艳,陈剑平. 2005

[15]中国小麦花叶病毒富含半胱氨酸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戴远兴,郭留明,何婧,沈峥嵘,耿艳飞,吕明芳,袁正杰,李静,张恒木. 2023

[16]中国小麦花叶病毒运动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 沃恩康,郑滔,张巧艳,陈剑平. 2006

[17]中国小麦花叶病毒RNA2外壳蛋白通读区及19ku富半胱氨酸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编码蛋白定位. 徐磊,叶荣,赵秀云,于善谦,陈剑平. 2002

[18]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复制酶基因在病株体内的表达分析. 张芬,蔡年俊,羊健,李静,陈剑平,张恒木. 2017

[19]小麦TaeEF1β基因的克隆、同源性及表达分析. 陈炫,张天烨,羊健,张恒木,陈剑平. 2019

[20]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侵染条件下小麦内参基因的选择. 吴讷,陈炫,姜瑶瑶,张天烨,羊健,朱统泉,张恒木,陈剑平.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