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菌素对沙门氏菌和小鼠的致突变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竺利红

作者: 竺利红;梁建根;吴吉安;施跃峰;诸德明;朱模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之江菌素;诱变性;Ames试验;精子畸变试验;微核试验;小鼠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08 年 20 卷 06 期

页码: 437-4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Ames试验、精子畸变试验和微核试验检测之江菌素诱变性。结果表明,用低浓度(0.05μg/皿)至高浓度(500μg/皿)6个梯度的之江菌素样品处理后,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营养缺陷型TA97a,TA98,TA100,TA102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未超过其自发回复突变菌落数的两倍;用461.52,230.76,115.38 mg/kg 3个剂量处理ICR雄性小鼠,低、中剂量组精子畸形数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呈显著差异(P<0.05),但无剂量反应关系;576.9,115.38,57.69 mg/kg 3个剂量未能诱发ICR雄性小鼠的微核增加,对细胞分裂亦无明显影响,表明各项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之江菌素是一种非诱变剂。

分类号: Q933

  • 相关文献

[1]之江菌素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毒性. 竺利红,吴吉安,李孝辉,顾效良,施跃峰,诸德明,朱模忠. 2005

[2]等离子体处理选育之江菌素产生菌. 施跃峰,桑金隆,竺莉红,吴文娟,姚杭丽,夏湛恩,黄文彩. 2002

[3]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法监测土壤污染的研究. 杨辉,嵇庆,张锡然,沈雪华,王洪庆. 1997

[4]鱼微核试验筛检水体诱变物的应用与研究. 李谷,程晓莉,陈丹,余文斌,翟良安. 2002

[5]家蚕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研究. 端礼荣,陆荣柱,王瑞白,何家禄,肖庆利,季平. 1999

[6]烟草和酒精联合应用对遗传物质损伤的研究. 贲亚利,朱达利,董长垣,周风生,游艾青,刘军. 2004

[7]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Ames试验. 孔晓军,李剑勇,刘希望,杨亚军,张继瑜,周旭正,魏小娟,李冰,牛建荣. 2012

[8]蜂胶王浆软胶囊毒理学安全性研究. 王凤忠,姜秋玲,刁青云. 2009

[9]上海近郊工业污染区蔬菜提取物致突变性调查. 王玮,汪雅谷,何七勇. 1992

[10]热喷蓖麻饼去毒效果毒理试验研究. 刘晓松,高文渊,李国林,李京玉,和平. 1997

[11]赤芍、白芍对LPS炎症小鼠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李乐天,泽卓嘎,聂奎,陈家磊,徐婷婷,吴玙彤. 2015

[12]小鼠早期桑椹胚和致密桑椹胚玻璃化冷冻保存试验. 努尔江,史洪才,黄俊成,渊锡藩. 2000

[13]受精和人工激活诱导的小鼠卵内游离钙离子变化(英文). 邓满齐,范必勤. 1996

[14]不同冷冻保护液和不同植冰温度对小鼠胚胎冷冻效果的影响. 努尔江,张家新,黄俊成,史洪才. 2000

[15]影响小鼠腔前卵泡体外发育因素的研究. 施旭东,孙贝加,陈秋生,王公金,汪河海,范必勤,陈杰. 2001

[16]火龙果排铅功能的试验研究. 刘佳,马玉华,刘泳廷,毛永亚,蔡永强. 2016

[17]灵芝发酵茶降低小鼠血清总胆固醇作用简报. 郑永标,林新坚,陈济琛,蔡海松,林戎斌. 2004

[18]活力素对荷艾氏腹水瘤(EAC)小鼠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邬晓东,张纽华,何容开. 2014

[19]TOLL样受体在疟疾感染小鼠模型中表达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孙斐,许兵红,杨小林,张佑宏,张海珠. 2013

[20]小鼠胚胎着床相关基因中mir-21靶基因的初步验证. 于永生,罗晓彤,金海国,任刚,胡士军.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