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淀粉型甘薯徐薯37选育及性状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后猛

作者: 后猛;李臣;张允刚;闫会;王欣;唐维;宋炜涵;高闰飞;李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徐薯37;高淀粉;高产;选育

期刊名称: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2095-4298

年卷期: 2023 年 41 卷 003 期

页码: 45-47

摘要: 徐薯 37 以多抗高淀粉甘薯品种豫薯 13 为母本,通过集团杂交,经多年多点鉴定选育而成.该品种参加2017、2018 年江苏省甘薯品种联合鉴定试验,2 年平均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分别达 31.51、9.79 t/hm2,较对照苏渝303 增产 15.02%和 36.16%.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徐薯 37 干基葡萄糖、蔗糖、果糖、麦芽糖、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分别为(20.02±1.02)、(156.24±5.26)、(20.37±1.05)、(12.33±0.82)、(208.97±7.42)μg/mg,食味较好;干基淀粉和直链淀粉质量分数分别为(65.01±0.59)%和(20.98±0.21)%,淀粉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和终值黏度分别为(570.00±1.00)、(214.67±5.69)、(200.98±1.53)mPa·s,糊化温度为(78.87±0.35)℃.徐薯 37 抗茎线虫病,中抗黑斑病,感根腐病.该品种于 2020 年获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编号为GPD甘薯(2020)320001,2021 年获植物新品种权,证书编号为CNA20191000334.

分类号: S531

  • 相关文献

[1]高淀粉甘薯新品种济徐23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王庆美,李爱贤,张海燕,侯夫云,董顺旭,解备涛,张立明. 2010

[2]高淀粉甘薯品种徐薯29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李强,马代夫,李秀英,李洪民,谢逸萍,王欣,曹清河,唐忠厚,后猛,张允刚,唐维,刘亚菊,闫会. 2015

[3]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徐薯24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谢逸萍,马代夫,李洪民,李秀英,李强,王欣. 2008

[4]高淀粉高粱杂交种吉杂97选育报告. 刘晓辉,高士杰,李继洪. 2007

[5]高淀粉玉米新品种吉单62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焦仁海,刘洪娟,张俊花,刘兴二,刘成元,代秀云,徐艳荣,仲义,侯宗运,蔡鑫茹,夏远峰,刘俊,吴凤新,黄威. 2023

[6]高淀粉酿造高粱新品种晋粱112号的选育. 刘勇,杨伟,郝艳芳,武擘,白鸿雁,王坚强,张晓娟. 2024

[7]高淀粉甘薯新品种皖苏178的选育和主要品质性状. 夏家平,谢一芝,韩杨,刘小平. 2013

[8]高淀粉高粱杂交种吉杂123的选育与应用. 陈冰嬬,李继洪,高士杰. 2010

[9]高淀粉甘薯新品系临薯2号选育研究. 朱秀珍,王随保,田希武,肖俊红,陈永杰,王毅,田玮玮. 2007

[10]朝谷11号选育及高产稳定性分析. 孙佳馥,陈玉玲,陈国秋. 1999

[11]大豆新品种徐豆16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王幸,王宗标,徐泽俊. 2011

[12]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盐油2号”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孙红芹,单忠德,姚立生,孙明法,严国红,万林生,朱国永. 2010

[13]高产高油花生新品种黔花生4号的选育. 李正强,郭贵敏,杨顺国,徐春,胡腾文. 2008

[14]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茂优201. 向关伦,韦静仁,陈芝能,杜才富,廖昌礼. 2007

[15]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里优6602的选育与应用. 沈玉枢,唐建忠,黄春,刘振怀,孟智强,黎耀军,覃晓红,张师团. 2009

[16]高产耐阴大豆新品种黔豆10号的选育. 陈佳琴,朱星陶,杨春杰,谭春燕,龚丽娜. 2016

[17]高产优质香型杂交稻新组合内优航148的选育与应用. 黄庭旭,王乌齐,杨东,游晴如,翁国华,郑家团,马宏敏,涂诗航,王志赋,吴方喜,王颖姮. 2009

[18]高产抗花叶病毒病大豆新品种黔豆11号的选育. 陈佳琴,杨春杰,谭春燕,李振动,陈东亮,朱星陶. 2018

[19]高油高产油菜新品种国丰油1号的选育研究. 秦信蓉,喻时周,向阳,张星星,杜才富. 2018

[20]早熟高产耐寒杂交水稻新组合民优93的选育. 杨占烈,向关伦,甘雨,黄宗洪,潘建惠,郭惠,郝留根.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