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季棉与大球盖菇接茬两熟高效种植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聂军军

作者: 聂军军;崔正鹏;徐士振;李振怀;刘国栋;张冬梅;张艳军;战丽杰;孙琳;聂阳;李维江;代建龙;董合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短季棉;大球盖菇;一年两熟;产量;效益

期刊名称: 中国棉花

ISSN: 1000-632X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57-60,70

摘要: 为解决黄河流域一熟制棉田肥药膜用量大、比较效益低,以及传统两熟制棉田投入产出比高,但秸秆利用率低等问题,在山东省不同生态区试验示范了短季棉与大球盖菇一年两熟种植模式,实现了产量和产值、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同提升。详细介绍了这一高效新模式的技术要点,比较了不同生态区大球盖菇产量与有效积温的相关性,并分析了其效益差异,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撑。

分类号: S646%S562

  • 相关文献

[1]短季棉与小黑麦两熟接茬种植技术及其试验示范. 张升,聂军军,徐士振,崔正鹏,王智华,李振怀,张冬梅,张艳军,战丽杰,孙琳,李维江,代建龙,董合忠. 2023

[2]玉米间作大球盖菇对土壤的影响及效益分析. 谷维,张荣芳,苏雅迪,王丙锋,王朝文,盖志佳,黄绪堂,张俐俐. 2020

[3]华北平原一年两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进展. 冯聚凯,崔彦宏,甄瑞,李少昆. 2006

[4]不同密度下短季棉成铃时空分布及产量比较研究. 房卫平,谢德意,李文,马宗斌,李伶俐. 2011

[5]徐淮地区种植密度对短季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冯营,胡新燕,孙亚伟,赵明明,李卫华. 2018

[6]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短季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王海洋,陈建平,王永慧,蔡立旺,戚永奎,施庆华,张萼. 2013

[7]我国短季棉50年产量育种成效研究与评价. 喻树迅. 2005

[8]不同密度与缩节安用量对麦后短季棉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李伶俐,杜远仿,张东林,马宗斌,谢德意. 2008

[9]基于陆地棉(G.hirsutum L.)春、夏品种杂交重组自交系的早熟性、纤维品质及产量性状分析. 孔凡金,韩宗福,邓永胜,王宗文,王景会,申贵芳,段冰,高利英,李汝忠. 2018

[10]赣北地区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初探. 沈少华,谢国强,陈艳芳,彭春凤,代鸣,车品高,周庆幈,魏云辉. 2019

[11]大球盖菇-玉米轮作对秸秆降解、土壤理化性质、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刘高远,和爱玲,杜君,薛广原,杨焕焕,杨占平,潘秀燕,许纪东,张玉亭. 2021

[12]胶园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产量与子实体品质分析. 黄坚雄,袁淑娜,潘剑,郑定华,陈俊明,李娟,桂青,周立军. 2019

[13]羽叶决明添加沼渣对大球盖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翁伯琦,应朝阳,罗旭辉,江枝和,林勇. 2005

[14]玉米-小麦-大球盖菇间套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方馨,宗宪春,关法春,时君友,解娇,王晓明,魏天娇. 2024

[15]栽培基料与覆土厚度对大球盖菇产量的影响. 朱金霞,冯锐,任怡莲,孔德杰,郑国保,李苗,黄新玲. 2022

[16]桑园隔年伐条技术初报. 李开林,杨胜特,胡仕叶,万昌荣,罗朝斌. 2009

[17]种植密度及行距对马铃薯宣薯2号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秦智慧,邓禄军,夏锦慧. 2012

[18]不同配方施肥在遵椒2号上的应用效果. 刘藜,孙锐锋,肖厚军,周瑞荣. 2012

[19]密肥条件对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 2004

[20]不同播期对糯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杜月红.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