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豆叶绿素含量和生物产量积累的不同铁效率品种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伟

作者: 张伟;邱强;赵婧;韩喜国;张伟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大豆;铁效率鉴定;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16 年 04 期

页码: 8-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筛选石灰性土壤上耐低铁的大豆品种,在吉林省洮南市石灰性缺铁土壤上,通过V3和R2期叶绿素含量和单株生物产量的测定,对126个大豆品种耐低铁性进行了鉴定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大豆品种叶绿素含量和单株生物产量差异显著。聚类分析将126个品种分成5个级别,1级品种18个,占参试品种14.3%,对土壤缺铁抗性表现最强,整个生育期叶绿素含量、单株平均生物产量均较高;2级品种33个,占参试品种26.2%,对土壤缺铁抗性表现较高,单株平均生物产量积累低于1级品种;3级品种30个,占参试品种23.8%,对土壤缺铁抗性表现中等,品种叶片前期黄化,后期均会恢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期干物质积累;4级品种27个,占参试品种21.4%,对土壤缺铁抗性表现较敏感,品种叶片整个生育期均黄化,干物质积累受到极显著影响;5级品种18个,占参试品种14.3%,对土壤缺铁抗性表现敏感,前期叶片黄化严重,后期植株死亡。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不同铁利用效率大豆品种在石灰性土壤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 包悦琳,陈鸽,王婷婷,张伟,金东淳. 2021

[2]石灰性土壤上大豆耐低铁品种的鉴定指标研究. 张伟,赵婧,邱强,韩喜国,张伟龙,徐长洪,闫晓艳,赵丽梅. 2016

[3]石灰性土壤大豆缺铁矫正. 张伟,赵丽梅,韩喜国,徐长宏,赵婧,邱强,闫晓艳,张鸣浩. 2011

[4]贵州112份引进大豆资源的遗传多态性. 杨春杰,陈佳琴,黄建斌,朱星陶,谭春燕,龚丽娜. 2015

[5]河北省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聚类分析. 段会军,张彩英,王省芬,杨春燕,褚素敏. 2003

[6]大豆抗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王振东,陈超力,于佰双,李进荣,王惠. 2010

[7]不同基因型大豆耐荫性分析及其鉴定指标的筛选. 李春红,姚兴东,鞠宝韬,朱明月,王海英,张惠君,敖雪,于翠梅,谢甫绨,宋书宏. 2014

[8]外引大豆种质资源在新疆生态区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章艳凤,严勇亮,王宏飞,王钊英,肖菁,丛花. 2012

[9]南繁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符小发,高强,任海龙,路子锋,王天地,陈积豪,严勇亮. 2018

[10]国内外大豆种质耐荫性综合评价及相关鉴定指标的筛选. 张立军,孙旭刚,李盛有,宋书宏,王文斌,曹永强. 2018

[11]基于ms1轮回选择的大豆新品系农艺性状综合评价. 赵志刚,姬月梅,连金番,罗瑞萍,张娇,沈静. 2021

[12]不同种皮颜色大豆地方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王英男,齐广勋,赵洪锟,袁翠平,刘晓冬,李玉秋,王玉民,董英山. 2021

[13]山地环境下大豆耐荫种质资源的筛选. 谭春燕,杨文钰,陈佳琴,杨春杰,朱星陶,王凯. 2021

[14]广东省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分子身份证构建. 李清,罗永坚,吴柔贤,贾俊婷,张文虎,宋松泉,刘军. 2020

[15]大豆种质资源芽期耐低温综合评价及筛选. 郑莉萍,张云峰,蒋洪蔚,王明亮,邱红梅,孙星邈,朴锦,王曙明. 2020

[16]68个大豆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白志元,杨玉花,武国平,卫一超,张瑞军. 2020

[17]18份大豆品种耐盐性筛选与综合鉴定. 张翠平,王鹏年,张春兰,曹帅,向殿军,李志刚,刘鹏. 2020

[18]不同大豆品质加工豆腐适宜性的模式识别研究. 陈思,于寒松,吕博,张田,王玉华,朴春红,刘俊梅,代伟长,胡耀辉. 2018

[19]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大豆萌发期耐盐性. 金杭霞,郭丹丹,杨清华,郁晓敏,傅旭军,袁凤杰. 2021

[20]浙江省和其他省份大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傅旭军,朱申龙,袁凤杰,朱丹华,董德坤,汪自强.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