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两优华占高产高效再生稻栽培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严兴康
作者: 严兴康;庞爱军;唐艳军;朱贵祥;伍国银;唐少东;胡继银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隆两优华占;再生稻;机收;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科学
ISSN: 1006-060X
年卷期: 2017 年 05 期
页码: 17-20+24
摘要: 2015~2016年在湖南永州对隆两优华占再生稻进行了喷施"九二○"、增施促芽肥、机收时稻田土壤水分含量、留桩高度对比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隆两优华占两季总产量最高,生育期适中,再生力强,抗逆性较强,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再生稻品种;蓄留再生稻在前季稻齐穗后约15 d和再生稻破口期喷施"九二○"可明显提高产量;在肥力上等的田块增施促芽肥尿素10~12.5 kg/667m~2,在肥力中等和差的田块增施促芽肥尿素15 kg/667m~2,可显著提高再生稻产量;头季稻机械收割蓄留的再生稻产量低于人工收割蓄留的;蓄留再生稻以头季稻始穗后约18 d排水晒田再机械收割最适宜;机械收割留桩高度以25~30 cm为宜。
分类号: S318
- 相关文献
[1]杂交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段秀建,张巫军,姚雄,李经勇,唐永群,佘小明,肖人鹏. 2019
[2]不同氮肥运筹下低桩机收再生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胡香玉,钟旭华,彭碧琳,刘彦卓,黄农荣,梁开明,潘俊峰,傅友强. 2019
[3]不同氮肥运筹下低桩机收再生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 2019
[4]机收型玉米新品种辽单711选育及栽培技术. 于佳霖,刘志新. 2022
[5]玉米新品种牡单1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庆娜,傅迎军,孙殷会,邵广忠,王佰成,孟祥海,程娟. 2021
[6]盐胁迫对杂交稻隆两优华占及其亲本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汪雪峰,盛夏冰,谭炎宁,孙志忠,余东,袁定阳,段美娟. 2021
[7]超级稻—再生稻—西葫芦复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梁忠明,刘爱息,潘建敏. 2012
[8]准两优608在江西油菜-中稻-再生稻三熟制模式下高产栽培技术. 李亚贞,肖国滨,郑伟,肖小军,黄天宝,吴艳,吕伟生,刘小三,陈明,叶川. 2017
[9]准两优608一季加再生单产超15t/hm~2高产栽培技术. 欧阳红,赵湘群,李立志,康冬前. 2014
[10]超级杂交稻“一季加再生”高产示范与主要栽培技术. 彭既明,李立志,曾文雄,贺雨金. 2010
[11]晶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一季稻+再生稻直播栽培技术. 罗琳,梁建红,刘建文. 2020
[12]南方稻区再生稻研究进展及发展. 熊洪,冉茂林,徐富贤,洪松. 2000
[13]广东再生稻研究进展与展望. 胡香玉,钟旭华,梁开明,黄农荣,潘俊峰,刘彦卓,傅友强,彭碧琳. 2019
[14]丰两优香1号再生稻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王记安,刘华曙,刘红平,谢春甫,高长清,刘长兵,乐菊,汤汉华,林忠辉,王伟刚,汪新胜,郑明,罗珍美. 2014
[15]Y两优2号在孝感作再生稻栽培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记安,高长清,谢春甫,刘红平,刘华曙,刘长兵,汪新胜,乐菊,汤汉华. 2014
[16]建阳区徐市镇机插机收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范贵生,刘良军. 2018
[17]再生稻生产效益与栽培技术研究. 杨东,董瑞霞,张水金,谢鸿光,涂诗航,郑家团. 2007
[18]尤溪县再生稻生产发展状况. 张水金,杨东,董瑞霞,黄庭旭. 2012
[19]超高产再生稻产量形成和栽培技术分析. 张上守,卓传营,姜照伟,李义珍,郭聪华. 2003
[20]再生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 李贵勇,宁波,刘玉文,胡慧,王安东,李加华,夏琼梅,邓安凤,杨从党.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以新邵县为例,探讨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作者:周小辉;刘小灵;庞爱军
关键词:
-
巴西杂交水稻发展现状及前景
作者:莫志军;胡继银;张冬娥;杨耀松
关键词:巴西;杂交稻;现状;前景
-
甘蔗渣的酸催化常压甘油有机溶剂预处理及其酶解
作者:杨林青;马丹蕾;孙付保;曾诚;唐艳军;孙海彦
关键词:甘油;有机溶剂预处理;酸催化;甘蔗渣;酶解
-
杂交水稻在尼日利亚试种表现及发展对策
作者:莫志军;胡继银;姚震球;杨耀松
关键词:杂交水稻;尼日利亚;试种;发展对策
-
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路径探析
作者:庞爱军;张石蕊
关键词:循环农业;种养结合;可持续发展;路径创新
-
航天与辐射诱变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效果的研究——M_2代突变频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作者:彭选明;彭伟正;庞爱军;庞伯良
关键词:航天诱变;60Co-γ诱变;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突变频率;生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