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与辐射诱变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效果的研究——M_2代突变频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震

作者: 彭选明;彭伟正;庞爱军;庞伯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航天诱变;60Co-γ诱变;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突变频率;生理指标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科学

ISSN: 1006-060X

年卷期: 2011 年 15 期

页码: 1-3+9

摘要: 比较了航天诱变、60Co-γ射线及其复合处理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M2代的突变率,结果表明:两个材料受不同处理的突变率表现一致,但在单株入选率方面则各异。对从不同处理的M2代中选择的突变株进行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和POD、SOD、CAT三种保护酶活性因不同的处理、不同的材料来源以及不同的变异表型性状也表现各异。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李培夫. 2006

[2]空间搭载对云南两个粳稻软米品系千粒重和粒形产生的影响. 苏振喜,张小明,廖新华,赵国珍,朱振华,世荣,蒋聪,邹茜. 2010

[3]~(60)Co-γ诱变大豆品质与农艺性状关联度分析. 郭数进,杨凯敏,周永航,王燕平,李贵全. 2016

[4]灿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配合力研究. 罗彦长,张端品. 2001

[5]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在不同光周期/温度下表达谱的变化. 郭小勤,董海涛,郑康乐,骆红梅,谭学林,方永启,王炎钦,邓晔,戴承恩,娄沂春,邵菁,史文琴,赵东,李德葆. 2005

[6]籼型两系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宗寿余,吕川根,邹江石. 2006

[7]水稻C815S及其同源株系的育性光温特性. 陈立云,邓华凤,唐文邦,肖应辉,袁隆平. 2007

[8]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配合力研究. 罗彦长,李成荃,张端品,王守海,王德正,吴爽,郑智慧. 2001

[9]~(60)Co-γ诱变白三叶海发抗旱突变体幼苗的筛选与鉴定. 马菲,袁庆华,辛宝宝,王瑜. 2017

[10]籼型两用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过程中氧代谢的变化. 李美茹,刘鸿先,王以柔,李平,张旭,林道宣,黄农荣,孔清霓,刘彦卓. 1999

[11]60Co-γ诱变白三叶瑞文德抗旱突变体的离体筛选与鉴定. 马菲,袁庆华,王瑜,辛宝宝. 2016

[12]几个新光温敏水稻核不育系在南京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宗寿余,吕川根,邹江石,姚克敏. 2006

[13]~(60)Co-γ诱变白三叶瑞文德抗旱突变体的离体筛选与鉴定. 马菲,袁庆华,王瑜,辛宝宝. 2016

[14]60Co-γ诱变白三叶海发抗旱突变体幼苗的筛选与鉴定. 马菲,袁庆华,辛宝宝,王瑜. 2017

[15]不同早籼基因型水稻的空间诱变效应研究. 严文潮,徐建龙,俞法明,鲍根良,金庆生. 2004

[16]快中子和铯-137γ射线对水稻的诱变效果. 骆荣挺,张铭铣,徐宝才. 1993

[17]二化螟越冬种群特点及其对三唑磷靶标抗性突变频率分析. 罗光华,张志春,韩光杰,韩召军,方继朝. 2012

[18]O_2;N_2;Ar条件下~(60)Co-γ射线辐照玉米萌动种子提高突变频率的研究. 陈万金,赖铬隆,任继明. 1983

[19]钴圃慢照射小麦不同发育阶段植株的诱变效果. 杨平华,谢玉康. 1991

[20]空间诱变因素对不同粳稻基因型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徐建龙.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