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旱地多熟模式水分供需平衡特征与水分生产效益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佳运
作者: 张佳运;马淑梅;余常兵;王淑彬;魏亚凤;杨文钰;王小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江流域;多熟模式;水分供需平衡;单方水效益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2 年 48 卷 011 期
页码: 2891-29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长江流域年内降雨分布不均,季节性干旱问题严重,构建以避旱减灾为主体的多熟间套作种植模式是实现本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根本途径.本研究于2016—2020年在长江流域(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苏等5个地区)进行旱地多熟模式水分利用特征评比试验,分别设置为四川:小麦-夏玉米(C1)、小麦-夏玉米‖夏大豆(C2)、饲草油菜-春玉米/夏大豆(C3)、马铃薯-春玉米/夏大豆(C4);湖北:油菜-夏玉米‖夏大豆(B1)、饲草油菜-春玉米‖春大豆(B2)、马铃薯/春玉米/夏大豆(B3);湖南:油菜-夏玉米‖夏大豆(N1)、饲草油菜-春玉米/夏大豆(N2)、饲草油菜-春玉米‖春大豆-秋大豆(N3);江西:马铃薯/春玉米/夏大豆(X1)、油菜-夏玉米‖夏大豆(X2)、黑麦草-春玉米/夏大豆(X3)、黑麦草-春玉米‖春大豆(X4);江苏:小麦-鲜食玉米/鲜食玉米(S1)、小麦-鲜食玉米/鲜食大豆(S2)、鲜食蚕豆/鲜食玉米-鲜食玉米(S3)、鲜食蚕豆/鲜食玉米-鲜食大豆(S4).应用AquaCrop模型比较了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分供需平衡特征、折谷总产量和单方水效益.4年结果表明,四川C4的水分满足率较C1、C2和C3平均分别增加5.28%、2.91%和6.00%,折谷总产量分别显著增加71.2%、49.3%和25.6%,单方水效益分别增加329.29%、123.42%和45.52%;湖北B3的水分满足率较B1和B2平均分别增加3.99%和3.51%,折谷总产量分别显著增加36.8%和25.8%,单方水效益分别增加295.60%和69.01%;湖南N2的水分满足率较N1和N3平均分别增加9.08%和2.93%,单方水效益分别增加58.47%和183.33%;江西X1的水分满足率较X2、X3和X4平均分别增加7.94%、6.70%和4.05%,折谷总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12.4%、152.5%和116.8%,单方水效益分别增加70.13%、15.49%和46.53%;江苏S4的水分满足率较S1、S2和S3平均分别增加8.93%、5.85%和2.96%,折谷总产量分别显著增加35.4%、17.5%和12.6%,单方水效益分别增加60.25%、14.93%和45.56%.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和江苏分别种植马铃薯-春玉米/夏大豆、马铃薯/春玉米/夏大豆、饲草油菜-春玉米/夏大豆、马铃薯/春玉米/夏大豆和鲜食蚕豆-鲜食玉米/鲜食大豆等种植模式,有利于改善水分供需平衡特征,提高折谷总产量和单方水效益.长江流域旱地应根据不同的降雨条件选择适宜的多熟间套作种植模式,以实现避旱减灾和水资源高效利用.
分类号: S152.7`S344
- 相关文献
[1]四川丘陵地区水稻田间水分供需平衡研究. 姜心禄,樊红柱,郑家国. 2012
[2]四川丘陵地区水稻田间水分供需平衡研究(英文). 姜心禄,樊红柱,郑家国. 2012
[3]家蚕春期吕品种"681x682"通过审定. 江帅. 2012
[4]中国稻文化纪行(四)贵州黔东南苗族稻文化. 梁仲权,潘金忍,玄松南. 2003
[5]长江流域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 郑威,洪美艳,孙东发. 2009
[6]长江流域露地越冬甘蓝新品种比较试验. 肖燕,秦文斌,戴忠良,潘永飞,姚悦梅. 2011
[7]我国迁飞性害虫频繁暴发成灾的思考. . 2000
[8]运用Spike模型分析CVM中零响应对价值评估的影响——以南京市居民对长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为例. 杜丽永,蔡志坚,杨加猛,蒋瞻. 2013
[9]长江流域水电站施工区生活垃圾特性及处理处置决策模型研究. 韩智勇,刘丹,李启彬,张陆良. 2012
[10]长江流域颗粒态金属元素的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饶恩铭,任景玲,辛成林,张国玲. 2019
[11]"棉太金"对长江流域棉区麦(油)后直播棉花株型结构的影响. 杨杰,杨杰,杜明伟,朱烨倩,羿国香,李亚兵,田晓莉,李水清,陈舫,张立祯,李召虎. 2020
[12]"棉太金"对长江流域棉区不同密度麦(油)后直播棉产量形成和成铃结构的影响. 聂嘉谊,聂嘉谊,杜明伟,朱烨倩,羿国香,李亚兵,田晓莉,李水清,陈舫,张立祯,李召虎. 2020
[13]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增效缩节胺化学封顶技术研究. 于可可,于可可,杜明伟,张祥,朱烨倩,李水清,陈舫,羿国香,李亚兵,田晓莉,李召虎. 2021
[14]2014―2017年长江流域及江苏省区试棉花品种枯萎病抗性评价. 林玲,张昕,邓晟,王卿. 2018
[15]近五年湖北省及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形势分析. 张教海,羿国香,别墅,王孝刚,夏松波. 2020
[16]长江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张友昌,冯常辉,别墅,张教海,夏松波,王琼珊,王孝刚. 2020
[17]湖北省梨高接换种技术规程. 李先明,秦仲麒,涂俊凡,杨夫臣,朱红艳,伍涛,刘政,杨立,程寅胜. 2020
[18]新光果树-蓝莓. 杨振英. 2001
[19]长江流域冬小麦氮磷钾肥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黄晓萌,徐新朋,何萍,王秀斌,杨兰芳,仇少君,赵士诚,周卫. 2020
[20]长江流域双季稻种植机械化现状分析. 李艳大,舒时富,陈立才,叶春,曾水生,李星.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带宽行比对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群体产量和氮素效率的影响
作者:李银水;黄翔;罗金华;吕典;金晶;李必钦;秦璐;顾炽明;余常兵
关键词:带宽行比;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产量;氮素效率
-
长江流域田间配置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群体产量和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刘席文;马淑梅;余常兵;王淑彬;魏亚凤;王小春;杨文钰
关键词: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田间配置;群体产量;气候资源利用效率
-
大豆GmSDG25基因的克隆及拟南芥遗传转化
作者:姜玲;阳小凤;黄山;唐文军;李小红;马淑梅
关键词:大豆;GmSDG25基因;基因克隆;遗传转化
-
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张向向;夏婧;余常兵;李先容
关键词:油菜产业;发展现状;食用油
-
国审大豆新品种湘春2701的选育研究
作者:阳小凤;黄山;姜玲;顾小燕;李小红;朱建宇;马淑梅
关键词:大豆;湘春2701;品种选育;高产;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粗糙脉孢菌NC-3菌株对水稻秸秆降解的影响
作者:李银水;余常兵;戴志刚;顾炽明;李越;廖星;谢立华;胡小加;秦璐
关键词:粗糙脉孢菌;NC-3菌株;水稻秸秆;降解;油菜幼苗
-
398份裸大麦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李赢;刘海翠;石晓旭;石吕;韩笑;刘建;魏亚凤
关键词:裸大麦;表型多样性;质量性状;数量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