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旱灌水和施肥方式对大豆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时空变异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婧

作者: 赵婧;王树文;邱强;张宝贵;张伟;张鸣浩;闫晓艳;冯利平;刘庆军;刘淑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土壤;灌水;施肥方式;铵态氮;硝态氮;半方差;时空变异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4 年 29 卷 S1 期

页码: 305-3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寻求水肥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以九农21为材料,于2008年研究了遇旱灌水和施肥方式对大豆各生育期、各土层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各土层土壤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来看,灌水前优化施肥处理对保持土壤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效果明显,尤其是R1和R5期,减少了土壤中的氮损失。用地质统计学中的区域化变量理论和半方差函数分析,从变程值来看,灌水对优化施肥处理的铵态氮和硝态氮空间变异性程度影响较大;此外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较小,分别为0.02和0.21,表明由土壤的空间结构本身引起的空间变异性占主要部分,说明优化施肥处理对改变土壤的空间结构具有良好的作用。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冬小麦生育期内土壤氮素的时空变异. 马亚斌,宋晓宇,杨贵军,王仁红,全斌,竞霞,刘晓. 2015

[2]不同施肥方式对黑土春玉米田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 王立春,赵兰坡,朱平,高洪军,彭畅. 2009

[3]遇旱灌水和施肥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张伟,冯利平,邱强,张宝贵,闫晓艳,张鸣浩. 2010

[4]降低样品采集制备过程中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测定误差的方法. 朱靖蓉,马磊,康露,杨涛,李磐,蒲胜海,马兴旺. 2020

[5]土壤氮素矿化研究进展. 王艳杰,邹国元,付桦,刘宏斌. 2005

[6]辽北棕壤土氮肥淋溶特征. 牛世伟,安景文,张鑫,隋世江. 2016

[7]猪场废水灌溉对土壤-夏玉米系统氮素分布的影响. 白丽静,王风,张克强,黄治平,杨军,李晓光,张金凤. 2010

[8]全波长扫描式多功能读数仪-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无机氮. 宋书会,王汝健,辛宇,张金尧,汪洪. 2019

[9]施肥条件下白云石粉对菜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林琼,吴昭珍,邱孝煊,陈子聪,吴一群. 2014

[10]肥料增效剂对水稻产量、土壤及地表水中无机氮的短期效应. 李明德,刘琼峰,曾艳,黄科延. 2012

[11]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氮素时空变化的影响. 马茂亭,安志装,邹国元,杜连凤,刘宝存,赵同科. 2012

[12]大豆生育期间土壤无机态氮与植株硝态氮变化规律的研究. 马春梅,董守坤,张磊,魏丹,迟凤琴,金喜军,龚振平. 2010

[13]沼肥对大豆产量、品质、养分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张玉凤,董亮,李彦,刘兆辉,边文范,刘苹. 2011

[14]畦灌液施方式对夏玉米灌溉质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高剑民,邓忠,吕谋超,宗洁,王军可,谷少委. 2018

[15]东北春玉米连作体系土壤剖面无机氮的变化特征. 蔡红光,张秀芝,任军,冯国忠,高强. 2012

[16]施氮量和DCD对蕹菜生长、硝酸盐累积及土壤氮素形态的影响. 何盈,蔡顺香,何春梅,罗涛. 2007

[17]硝态氮与铵态氮. 奚振邦. 2011

[18]覆膜穴播方式对旱地小麦田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积累的影响. 谢永春,张平良,郭天文,姜小凤,侯慧芝. 2015

[19]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梯度上土壤氮素矿化作用的研究. 王斌,陈亚明,周志宇. 2007

[20]围封对黄土高原草地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廖圣祥,任运涛,袁晓波,李旭东,郭丁,李金博,傅华.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