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直播党参立式深旋耕作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侯慧芝
作者: 侯慧芝;张绪成;马一凡;方彦杰;于显枫;王红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旱地;直播党参;立式深旋;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20 年 05 期
页码: 175-1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传统旋耕不能打破土壤犁底层,影响党参根系下扎,限制党参产量和商品属性的提高。立式深旋耕作技术能打破犁底层,降低土壤容重,提高有效含水量,提高土壤蓄存和供应水分能力,改善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有利于党参根系发育和生长,显著促进块茎发育,提高产量和商品性。因此,将立式深旋技术应用在党参栽培中,将对西北旱作区中药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现有的党参栽培技术以种苗移栽较多,党参直播技术可省去移栽时的劳力投入,提高经济效益。在近年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该研究提出了旱地直播党参立式深旋耕作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因此,重点介绍该项技术的操作要点和关键环节。
分类号: S567.53
- 相关文献
[1]旱地党参立式深旋耕作水肥高效栽培技术. 侯慧芝,张绪成,马一凡,方彦杰,于显枫,王红丽. 2020
[2]旱地立式深旋耕作马铃薯间作绿肥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于显枫,张绪成,马一凡,方彦杰,王红丽,侯慧芝. 2020
[3]立式深旋耕作和覆膜对种植党参土壤物理性状及耗水特性的影响. 侯慧芝,张绪成,马一凡,方彦杰,王红丽,于显枫,张国平,雷康宁. 2021
[4]半干旱区党参地膜覆盖和立式深旋耕作的水分利用和产量效应. 侯慧芝,张绪成,马一凡,方彦杰,王红丽,于显枫,雷康宁. 2021
[5]旱地玉米两种秸秆覆盖方法. 赵克明. 1992
[6]旱地花生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技术. 冯旭东,汪盛松,罗军,祁大成. 2009
[7]鲜食籽瓜旱地全膜覆盖垄上微沟栽培技术. 马彦,刘广才,林淑敏. 2017
[8]阳高县旱地绿豆高产栽培技术. 张旭丽,李洪. 2021
[9]旱地胡麻膜侧宽幅匀播栽培技术规程. 刘广才,袁容敏,马彦. 2020
[10]陇东旱地杂交油葵栽培技术. 刘一. 2002
[11]晋北早熟区谷子旱地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邢宝龙,冯高,朱玉. 2011
[12]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旱地高产栽培技术. 韦贵剑,朱祖成,赵承菊,黄徐谋,侯青光,黄永东. 2017
[13]旱地小麦新品种晋太1510的选育. 王宏兵,温辉芹,裴自友,程天灵,李雪,张立生. 2019
[14]农大60玉米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宋殿珍,张喜文,刘源湘. 1991
[15]洛阳地区山坡旱地西瓜关键栽培技术. 尚建立,李娜,王吉明,马双武. 2016
[16]旱地甘蓝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张涛. 2017
[17]旱地晚茬冬小麦稳产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甘吉生. 1992
[18]旱地甘蔗三高栽培综合技术探讨. 刘少春,吴正昆,张跃彬,唐永芳,段忠祥,杨开科. 1999
[19]旱地春谷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研讨. 李清泉. 2003
[20]红壤旱地多元多熟复合种植制的物能生产力研究. 陈喜靖,王国法,阮关海,邵思文,施志仁,胡鑫虎.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种植方式对高寒旱区地膜小麦耗水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刘风;王红丽
关键词: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沟播;耗水特征;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
-
酱卤鸭脖的特征风味物质剖面解析
作者:于恒和;马一凡;韩东;黄峰;李侠;郭德斌;张春晖
关键词:酱卤鸭脖;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特征滋味物质;剖面解析
-
中药材秸秆基质对马铃薯脱毒苗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娟宁;师丽丽;张海杰;徐靖岚;刘全亮;石建业;姚乔花;张绪成;韩儆仁
关键词:马铃薯;原原种;栽培基质;产量
-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气候变化对荞麦生产的影响
作者:贾瑞玲;赵小琴;刘军秀;刘彦明;张明;方彦杰;马宁
关键词:气候变化;荞麦;生育期;产量;黄土高原
-
天水旱作区马铃薯氮磷钾效应模型构建及其施肥指标研究
作者:颉炜清;郭华春;方彦杰;徐银萍;佘永新;吕汰;李芳弟;王鹏
关键词:旱作区;马铃薯;效应模型构建;施肥指标;产量
-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旱地地膜冬小麦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毛伟滔;张绪成;马明生;柳燕兰;尹嘉德
关键词:冬小麦;生物降解膜覆盖;有机肥替代;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利用效率
-
豌豆土壤中潜在自毒物质的鉴定及自毒效应研究
作者:马绍英;陈桂平;王娜;马蕾;连荣芳;李胜;张绪成
关键词:豌豆;自毒物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自毒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