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杯状病毒HRB-SS株感染性cDNA克隆的构建与病毒的拯救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伟尧

作者: 孙伟尧;宋海军;刘春国;杨德成;王靖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猫杯状病毒;感染性cDNA克隆;反向遗传操作系统

期刊名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ISSN: 1008-0589

年卷期: 2023 年 010 期

页码: 1080-10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构建猫杯状病毒(FCV) HRB-SS株的感染性克隆,本研究合成3’端含有丁肝病毒核酶(HdvRz)序列的HRB-SS株全长基因组序列,将该序列插入p OK12-CMV载体,获得含FCV HRB-SS全长基因组cDNA克隆的重组质粒p FCV-HRB-SS。将重组质粒p FCV-HRB-SS转染猫肾细胞(CRFK),48 h即可观察到典型细胞病变,将病变细胞的上清接种未感染的CRFK细胞进行传代培养,连续传5代,从感染的细胞上清中获得拯救病毒。采用FCV VP1蛋白MAb,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结果显示拯救病毒与亲本病毒均可观察到特异性绿色荧光,而未感染病毒的对照组细胞无荧光信号;各组细胞负染色后经电镜观察均可见病毒粒子呈典型的杯状结构。提取拯救病毒和亲本病毒基因组RNA,反转录为c DNA作为模板,经RT-PCR扩增、Kpn I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拯救病毒含C5724G位点突变的分子标记,消除了Kpn I酶切位点,不同于亲本病毒。上述结果表明获得拯救病毒r FCV HRB-SS。采用蚀斑形成试验和绘制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进一步检测r FCV HRB-SS,结果显示,r FCV HRB-SS与亲本病毒具有一致的复制水平和体外生长能力。本研究利用真核启动子构建的FCV HRB-SS株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系统可直接在细胞内转录,减少了体外操作流程,有效防止了操作污染,具有操作简便,拯救效率高的优势,为后续FCV基因功能的研究和新型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852.65

  • 相关文献

[1]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反向遗传学研究进展. 何延华,韩猛立,黄新,钟发刚,薄新文. 2012

[2]口蹄疫病毒A/AKT/58株基因组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的体内拯救. 白兴文,李平花,曹轶梅,李冬,卢曾军,郭建宏,孙德惠,郑海学,孙普,刘湘涛,罗建勋,刘在新. 2008

[3]Asia 1型口蹄疫病毒抗原表位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张岩,胡永浩,杨帆,杨波,王松豪,朱紫祥,郑海学. 2015

[4]含RGD受体结合位点口蹄疫病毒Asial/JS/China/2005株的拯救及初步鉴定. 李平花,白兴文,曹伟军,卢曾军,孙普,殷宏,刘在新. 2009

[5]Asia1型口蹄疫病毒抗原表位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张岩,胡永浩,杨帆,杨波,王松豪,朱紫祥,郑海学. 2015

[6]口蹄疫病毒反向遗传技术研究进展. 任方,易忠,郭会玲,魏玉荣,马文戈,黄炯. 2014

[7]口蹄疫病毒O/HN/93疫苗株的拯救及病毒活性鉴定. 曹伟军,李平花,白兴文,卢曾军,孙普. 2010

[8]Asia1型口蹄疫病毒含RSD受体识别位点感染性克隆的构建与病毒拯救. 李平花,白兴文,孙普,卢曾军,曹伟军,谢宝霞,吴润,殷宏,刘在新. 2011

[9]含RGD受体结合位点口蹄疫病毒Asia1/JS/China/2005株的拯救及初步鉴定. 李平花,白兴文,曹伟军,卢曾军,孙普,殷宏,刘在新. 2009

[10]口蹄疫病毒A/AKT/58株基因组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的体内拯救. 白兴文,李平花,曹轶梅,李冬,卢曾军. 2008

[11]通过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构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sp15核酸内切酶活性缺陷型重组毒株. 翁文莲,宫晓倩,高波,方守国,王欢,钱琨,丁铲,廖瑛. 2021

[12]甲型H1N1流感病毒A/Sichuan/01/2009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 张乾义. 2011

[13]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 段旭彤,荣广玉,田巧珍,申伟霞,李雪松,陈鸿军,刘芹防,杨健美,滕巧泱,赵凯,李泽君. 2017

[14]Clade7.2H5N1亚型禽流感重组病毒疫苗株的构建及免疫效力评价. 宋洋铭,谷春阳,曾显营,邓国华,杨孝朴,陈化兰. 2016

[15]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平台的建立. 陈新武,石晓娜,潘学,李雪松,杨健美,刘芹防,陈鸿军,滕巧泱,李泽君. 2020

[16]貉源阿留申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病毒拯救. 彭倩文,赵永强,邵西群,王桂武,张傲,陈立志,章秀婷. 2024

[17]IRES核心区12-bp非连续插入突变对猪塞内卡病毒复制和细胞嗜性的影响. 张晓战,董轩志,吕楠楠,刘懿雯,马新甜,王林青,夏艳勋,蒋增海,郭运泽,赵攀登,宋予震,杨德成,边传周. 2024

[18]施马伦贝格病毒反向遗传系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韩武玮怡,杨帆,谭金龙,张永芝,崔志伟,宋源富,刘永生,景志忠,李维克. 2022

[19]H4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构建. 王帅,梁立滨,邓国华,施建忠,姜永萍,关云涛,陈化兰. 2014

[20]坦布苏病毒MM1775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 闫大为,吴晓刚,李雪松,石迎,冯琳琳,崔宏锐,李国新,李泽君.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