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塔病毒SC483株cDNA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炳辰

作者: 杜炳辰;王铭;刘春国;王世达;魏新宇;路雅曼;孙振钊;刘在斯;魏丽丽;王靖飞;杨德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盖塔病毒;cDNA感染性克隆;病毒拯救;反向遗传操作系统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3 年 56 卷 017 期

页码: 3479-34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背景]盖塔病毒(Getah virus,GETV)是一种由蚊虫传播的病毒,分类学上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成员.该病毒宿主范围广,可感染猪、马、牛、狐狸等多种哺乳动物,人也可以感染,但在人群中造成的危害尚不知晓.动物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炎、繁殖障碍和死胎.GETV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较为广泛,近年来在我国的流行呈上升趋势,2018年我国南方多个猪场爆发该病,GETV 在畜禽养殖及公共卫生方面的危害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尚无用于预防和治疗盖塔病毒感染的商业化疫苗和药物.由于对GETV研究较少,其生物学特性、对不同物种的致病性和致病机制以及流行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均是未知的.[目的]建立高效的GETV反向遗传操作平台,为深入研究GETV基因组结构与功能、致病机制以及开发新型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采取化学合成的方式人工合成了两端分别含有锤头状核酶(HamRz)和丁肝病毒核酶(HdvRz)序列的GETV SC483 株基因组全长,并克隆至低拷贝pOK12-CMV载体中,从而获得含有GETV SC483 株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的重组质粒pGETV-SC483.将纯化的重组质粒pGETV-SC483 转染BHK-21 细胞进行病毒拯救.对拯救病毒进行连续传代、鉴定以及生物学特性分析,并对感染性克隆质粒 pGETV-SC483 在大肠杆菌中的遗传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重组质粒pGETV-SC483 转染BHK-21 细胞后,48 h即可观察到GETV感染引起的典型细胞病变,获得的拯救病毒命名为rSC483.分别提取拯救病毒和亲本病毒基因组RNA,对病毒基因组进行RT-PCR扩增、Not I酶切以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拯救病毒不同于亲本病毒,其含有人为引入以消去Not I酶切位点的G4332A突变的分子标记.使用GETV特异性抗体作为检测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病毒粒子形态学电镜负染观察结果进一步表明,GETV 拯救成功.噬斑形成试验和一步生长曲线试验结果表明,拯救病毒与亲本病毒具有相似的复制能力和增殖特性.另外,感染性克隆质粒pGETV-SC483在大肠杆菌DH5α中连续传代后的测序结果表明,该重组质粒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结论]成功构建了稳定、高效的GETV SC483 株全长cDNA感染性克隆,为GETV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机理研究以及新型疫苗开发提供了技术平台.

分类号: S852.65

  • 相关文献

[1]猪脑心肌炎病毒HB10株cDNA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于会彬,黄丽,张元峰,李江南,蔡雪辉,崔尚金,翁长江. 2015

[2]貉源阿留申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病毒拯救. 彭倩文,赵永强,邵西群,王桂武,张傲,陈立志,章秀婷. 2024

[3]新疆库蠓源性盖塔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刘帅,加帕尔·哈斯木,薛新梅,丁梦玥,马晓菁,叶锋,马俊杰,易新萍,谷文喜,钟旗. 2017

[4]上海市2株蚊源盖塔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分子特性分析. 钟登科,李尚同,张俊杰,秦爱建. 2021

[5]甲型H1N1流感病毒A/Sichuan/01/2009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 张乾义. 2011

[6]猫杯状病毒HRB-SS株感染性cDNA克隆的构建与病毒的拯救. 孙伟尧,宋海军,刘春国,杨德成,王靖飞. 2023

[7]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 段旭彤,荣广玉,田巧珍,申伟霞,李雪松,陈鸿军,刘芹防,杨健美,滕巧泱,赵凯,李泽君. 2017

[8]Clade7.2H5N1亚型禽流感重组病毒疫苗株的构建及免疫效力评价. 宋洋铭,谷春阳,曾显营,邓国华,杨孝朴,陈化兰. 2016

[9]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平台的建立. 陈新武,石晓娜,潘学,李雪松,杨健美,刘芹防,陈鸿军,滕巧泱,李泽君. 2020

[10]IRES核心区12-bp非连续插入突变对猪塞内卡病毒复制和细胞嗜性的影响. 张晓战,董轩志,吕楠楠,刘懿雯,马新甜,王林青,夏艳勋,蒋增海,郭运泽,赵攀登,宋予震,杨德成,边传周. 2024

[11]施马伦贝格病毒反向遗传系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韩武玮怡,杨帆,谭金龙,张永芝,崔志伟,宋源富,刘永生,景志忠,李维克. 2022

[12]H4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构建. 王帅,梁立滨,邓国华,施建忠,姜永萍,关云涛,陈化兰. 2014

[13]坦布苏病毒MM1775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 闫大为,吴晓刚,李雪松,石迎,冯琳琳,崔宏锐,李国新,李泽君. 2015

[14]基于DNA-launched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 曹宗喜,焦培荣,谭树义,叶保国,亓文宝,张桂红. 2016

[15]表达鸡毒支原体TM1蛋白基因重组新城疫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冯秋霖,刘茂军,祁芳,陈曦,邵国青,葛金英,步志高. 2013

[16]弹状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研究进展. 刘慧芳,李宁求,张莉娟,梁红茹,林强,刘礼辉,黄志斌,付小哲. 2019

[17]新城疫病毒Mukteswar毒株反向遗传系统的建立. 李宝玉,李学瑞,殷相平,李智勇,兰喜. 2011

[18]新城疫病毒Mukteswar株反向遗传平台的建立. 魏家阳,李丽,王国康,徐英英,曾哲,罗青平,邵华斌,温国元,商雨,潘兹书. 2023

[19]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 冯琳琳,滕巧泱,闫丽萍,李雪松,申之义,李泽君. 2016

[20]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及其疫苗候选株的构建. 李媛媛,郭晶,李旭勇,王金良,范俊,梁立滨,邓国华,施建忠,陈化兰.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