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肉牛PON1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娟

作者: 张娟;母童;赵平;冯小芳;吴建平;顾亚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陇东肉牛;PON1基因;生物信息学;突变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

ISSN: 1671-7236

年卷期: 2018 年 07 期

页码: 1750-17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阐明陇东肉牛对氧磷酶1(paraoxonase 1,PON1)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本研究运用PCR扩增陇东肉牛PON1基因所有外显子序列并测序,通过Seqman软件完成序列拼接,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和分析其碱基组成、开放阅读框及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原子组成、氨基酸残基数、亲水性和疏水性、分子质量、等电点、二级结构、高级结构等。结果显示,陇东肉牛PON1基因CDS区序列全长1 068bp,编码355个氨基酸残基,其中数目最多的为亮氨酸(Leu),数目最少的为半胱氨酸和色氨酸(Cys和Trp)。碱基组成中A+T含量(56.55%)高于G+C含量(43.26%)。与GenBank中牛PON1基因序列(登录号:EU289337)比对分析发现,在PON1基因外显子4、6、8、9中存在突变,但均未导致氨基酸发生变化,为同义突变。PON1蛋白的原子组成是C1810H2796N454O533S12,分子质量为39.83ku,理论等电点为5.24,为稳定的水溶性蛋白质。PON1蛋白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延展链、α-螺旋和β-转角分别由159、116、55和25个氨基酸构成,最终形成了以无规则卷曲和延展链为主的混合型。PON1蛋白的疏水性结果表明,第8位苏氨酸(Thr)疏水性最强(最高分值2.878),第299位脯氨酸(Pro)亲水性最强(最低分值-2.222)。本试验结果为深入研究陇东肉牛PON1蛋白功能及探讨PON1基因突变对甘肃地方肉牛胴体、肉质性状的影响奠定基础。

分类号: S823

  • 相关文献

[1]麻城黑山羊MC4R基因遗传多态性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郭帅,杨娟,刘诗雨,杨丰利,熊琪,汪招雄. 2021

[2]牛PON1基因对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影响. 姬爱国,周正奎,张路培,杨润军,许尚忠,王淑辉,高雪,李俊雅. 2009

[3]离子注入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进展. 李万云,李培夫. 2007

[4]EMS诱发大豆脂肪酸组成优良突变的研究. 王培英,王连铮,朴德万. 1993

[5]甘蔗新品种桂辐98-296的选育. 李松,游建华,余坤兴,刘红坚,韦坚,刘丽敏,淡明,谭芳,卢曼曼. 2010

[6]我国大豆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孙玉,姜永平,刘军民. 2008

[7]太空诱变节水抗旱稻的AFLP分析. 陈晨,罗华程,余新桥,余舜武. 2013

[8]水稻叶色突变研究进展. 赵绍路,刘凯,宛柏杰,朱静雯,刘艳艳,唐红生,严国红,孙明法. 2018

[9]上海市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环丙沙星耐药性的形成与gyrA,grlA基因突变的相关性. 徐洁,施春雷,许学斌,宋明辉,周敏,史贤明. 2015

[10]水稻滞绿突变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刘凯,严国红,张桂云,孙明法. 2019

[11]T-DNA标签技术及其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杨永智. 2006

[12]5-氟尿嘧啶对家蝇卵巢的影响及其诱变效应. 张宗炳. 1988

[13]一株新的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的分离和鉴定. 远方,屈淑平,崔崇士,曹鸣庆,马荣才. 2004

[14]一种新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 张耀洲,吴祥甫,李载平,吕鸿声. 1993

[15]CRISPR/Cas9技术在作物基因功能研究和育种中的应用. 刘毅,张安宁,刘国兰,罗利军,余新桥. 2017

[16]番鸭细小病毒鹅胚化弱毒株FZ91-30的全基因组克隆及序列分析. 王建业,黄钰,龚建森,蒋志伟,朱国强. 2015

[17]羊慢病毒及其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管峰,石国庆,赵进,王一民. 2014

[18]氯化钠对γ辐射诱发水稻M_2代突变的修饰效应. 赵孔南,王彩莲,慎玫,徐刚,陈秋方. 1990

[19]母羊多胎基因研究进展. 吴翠玲,赵卓,赵云辉,翟博,宗兴龙,张明新,王春昕. 2018

[20]两种木耳营养分析与评价. 姚清华,陈国平,颜孙安,林香信,林虬.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