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深度粉碎均匀抛洒还田降低秸秆焚烧率并提高养分归还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超
作者: 李超;程凯凯;廖育林;郭立君;周峻宇;罗先富;文丽;唐海明;汤文光;汪柯;肖小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粉碎;秸秆还田方式;秸秆焚烧;秸秆养分;土壤养分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1 年 007 期
页码: 1141-11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粉碎程度与还田方式对减少秸秆焚烧率及其养分损失的影响,以提升秸秆还田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水稻秸秆还田田间试验与模拟试验在湖南宁乡进行。田间试验设秸秆传统不粉碎条带还田(T1)、中度粉碎条带还田(T2)、深度粉碎均匀抛撒还田(T3) 3个处理,T1、T2、T3的秸秆还田长度分别为39.0、14.4、5.3 cm,抛撒均匀度分别为37.7%、45.4%、87.4%。模拟试验设置与田间试验T1、T2、T3处理相对应的M1、M2、M3处理,并增加秸秆深度粉碎条带还田(M4)处理。早稻收获后,秸秆按照处理进行焚烧后还田,分析秸秆焚烧率,测定焚烧前及焚烧后还田秸秆灰渣的养分含量,计算养分损失量及损失率。在焚烧后第1天及在晚稻成熟期,测定土壤的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结果】模拟试验条带还田下,秸秆粉碎程度为M4时,焚烧率显著低于M1和M2,焚烧后M4处理的灰渣中氮含量分别较M1、M2处理显著增加76.5%、73.5%,磷含量分别减少42.0%、39.1%,钾含量分别减少11.1%、10.7%,碳含量分别显著增加37.3%、36.0%。田间试验秸秆(不含稻茬)焚烧后,T2处理秸秆中的C、N、P2O5、K2O平均损失量分别为1101.3、34.1、2.7、13.9 kg/hm2,平均损失率分别为91.1%、89.8%、22.4%、16.1%。T3处理秸秆无法焚烧,从而实现了养分理论上全量归还。与焚烧前相比,T1和T2处理平均N、P2O5、K2O的养分归化比分别下降了18.8、3.2、8.2个百分点;与T1和T2处理的平均值相比,T3处理的N、P2O5、K2O的养分归化比分别增加了18.7、3.5、9.1个百分点。经过秸秆焚烧后,T3处理土壤的速效氮、磷、钾含量在晚稻成熟期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活性有机质含量3个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秸秆深度粉碎结合均匀抛撒还田可基本防止秸秆焚烧,实现秸秆养分全量归还,降低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养分损失,促进双季稻田土壤周年培肥与可持续利用。
分类号: S141.4
- 相关文献
[1]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及红菜薹农艺性状的影响. 唐熙雯,周旋. 2024
[2]江苏省小麦秸秆养分垂直分布特征与不同茬高下麦秸养分归还量估算. 顾克军,顾东祥,张斯梅,张传辉,石祖梁,许博,杨四军,常志州. 2015
[3]水稻秸秆养分垂直分布特征与不同留茬高度下还田养分估算. 顾克军,张传辉,顾东祥,张斯梅,石祖梁,许博,杨四军. 2017
[4]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秸秆还田对化肥替代潜力分析. 宫亮,金丹丹,何志刚,王娜,邹晓锦,张鑫,隋世江,牛世伟,解占军. 2023
[5]玉米秸秆利用好 不用焚烧又环保. 孙国臣,方向前,付稀厚. 2016
[6]华北灌溉区秸秆焚烧与直接还田生态效应研究. 王爱玲,高旺盛,洪春梅. 2003
[7]早稻秸秆原位焚烧对红壤晚稻田CH_4和N_2O排放及产量的影响. 李玉娥,李明德,万运帆,彭华,吴海勇. 2011
[8]秸秆禁烧政府监管模式及其效果比较——基于农户与政府博弈关系的分析. 马骥,秦富. 2009
[9]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对稻麦轮作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张翰林,吕卫光,郑宪清,李双喜,王金庆,张娟琴,何七勇,袁大伟,顾晓君. 2015
[10]基于MODIS数据的河南省秋季作物秸秆焚烧火点监测研究. 张彦,刘婷,李冰,程永政,王来刚,郭燕,武喜红,贺佳. 2016
[11]基于EOS/MODIS数据的河南省小麦秸秆焚烧监测分析. 刘婷,王来刚,范磊. 2011
[12]中国农作物秸秆禁烧管理与效果. 覃诚,毕于运,高春雨,王亚静,周珂,王莹. 2019
[13]我国秸秆焚烧的现状危害与禁烧管理对策. 毕于运,王亚静,高春雨. 2009
[14]西部生态脆弱区秸秆焚烧或饲料化利用选择分析——基于Bivariate-Probit模型. 韩枫,朱立志. 2016
[15]早稻秸秆原位焚烧对红壤晚稻田CH4和N2O排放及产量的影响. 李玉娥,李明德,万运帆,彭华,吴海勇. 2011
[16]机械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及运用分析. 项娟. 2018
[17]平作区棉秆粉碎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设计与试验. 王莹莹,康建明,郭振华,颜利民. 2018
[18]秸秆深还对土壤水分转移及产量的影响. 邱立春,孙跃龙,王瑞丽,张旭东,窦森. 2015
[19]1JH-3.0宽幅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研制. 王吉亮,曹肆林,王序俭,王敏,刘云,喻启忠. 2013
[20]秸秆粉碎还田回收机刀辊工作参数的研究. 张佳喜,王学农,陈发,蒋永新,牛长河.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和田羊FecB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及生长性状关联分析
作者:杨存明;田可川;张文浩;刘黎;阿布力克木·阿地力;李雪;梁贵晨;赵志文;李超;高伟;黄锡霞;田月珍
关键词:和田羊;FecB;产羔数;生长性状
-
湖南典型水稻土施用有机肥比例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刘琼峰;刘锋;谷雨;陈鸽;周峻宇;吴海勇;冯延召
关键词:成土母质;水稻土;牛粪有机肥;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
-
不同芯片密度对华西牛重要经济性状基因组评估准确性的影响
作者:王元清;王泽昭;朱波;陈燕;徐凌洋;张路培;高会江;李超;李俊雅;高雪
关键词:华西牛;基因组选择;标记密度;育种芯片;中国肉牛基因组选择指数
-
家畜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控策略
作者:孙学强;朱传刚;孙荣钊;李超;甄岳;张志;李彦;马帅;尹斐斐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诊断技术;疫病防控;公共卫生
-
长期施肥对双季稻田根际土壤氮循环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郭勇;文丽;石丽红;李超;程凯凯;罗浛方;李海容;周国栋;唐海明
关键词:双季稻;酶活性;氮循环;产量;长期施肥;根际土壤
-
作业成本法在农业科研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L农科院为例
作者:李超;杜雪;宋春雨;蔡静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成本
-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大麦–双季稻田根际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作者:郭勇;文丽;石丽红;张腊梅;程凯凯;李超;郑华斌;唐海明
关键词:长期施肥;双季稻;根际土壤;有机氮组分;酸解性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