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粒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续)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钟启新

作者: 钟启新;齐广海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中国饲料

ISSN: 1004-3314

年卷期: 1999 年 16 期

页码: 10-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糖的添加使饲料和压模表面的阻力增加,从而使动力消耗增大。当有足够水(最好足通过蒸汽添加)时,在调质过程中,糖发生溶化并在冷却或干燥的过程中发生重结晶或玻璃化,使细粒之间形成“固-固”作用,从而提向颗粒硬度和耐久性。们随着糖的添加,梅拉德反应也可能出现。特别在有水时游离乙醛和氨基酸可能结合形成黑色素使产品变黑变粘,这对增强颗粒粘结有好处,但会降低营养价值。当加工含10%以上糖蜜的颗粒饲料时,冷却时间应增加20%(樊增绪等,1995)。 4.2 蛋白质 在饲料加工中,蛋白质可以充当不同细粒间的粘结剂。在剪切、热和水的共同作用下,蛋白质的部分变性可增加饲料颗粒的硬度和耐久性。变性町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改变蛋白质的生物活性。在冷却过程中,蛋白质重新结合因而可以在不同颗粒之间形成键。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饲料加工过程对蛋白质变性及其对饲料物理质量影响的报道。

分类号: S816.9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