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功能肥降低设施甜樱桃裂果率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芝云
作者: 王芝云;刘利;鹿明芳;韩明三;李少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甜樱桃;设施栽培;裂果率;海洋生物功能肥;贯通深施技术
期刊名称: 落叶果树
ISSN: 1002-2910
年卷期: 2022 年 54 卷 003 期
页码: 16-19
摘要: 以设施栽培的10年生3个品种甜樱桃树为试材,秋施基肥以常规浅施牛粪鸡粪混合肥为对照,以常规浅施海洋生物功能肥和贯通深施海洋生物功能肥为2个处理,有机肥用量均是每株33 kg,研究对降低果实裂果率的效果.结果表明:连续试验3年,对照组常规浅施牛粪鸡粪混合肥时,裂果率在20%~50%.与之比较,常规浅施海洋生物功能肥和贯通深施海洋生物功能肥均能显著降低果实的裂果率,以贯通深施海洋生物功能肥的效果最好,布鲁克斯、红灯品种的裂果率降至10%以下,萨米脱品种的裂果率降至11.44%.并且,贯通深施海洋生物功能肥显著提高了红灯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施用海洋生物功能肥的2个处理均显著增大了布鲁克斯和红灯的果实硬度;仅贯通深施海洋生物功能肥显著增大了萨米脱的果实硬度.
分类号: S662.5
- 相关文献
[1]适宜设施栽培的甜樱桃品种——拉宾斯. 刘坤,韩凤珠,赵岩,于克辉,张琪静. 2009
[2]甜樱桃新品种“拉宾斯”及其设施栽培技术. 刘坤,韩凤珠,赵岩,于克辉,张琪静. 2009
[3]设施栽培甜樱桃揭帘后管理技术. 刘军,王琳. 2008
[4]甜樱桃设施栽培环境的半自动调控及效果. 张道辉,朱东姿,魏海蓉,王甲威,谭钺,赵红军,刘庆忠. 2014
[5]甜樱桃需冷量的自动监测及在设施栽培中的应用. 张道辉,赵红军,高贺春,谭钺,王甲威,陈新,魏海蓉,刘庆忠. 2015
[6]中国甜樱桃设施栽培研究进展. 王晨,梅道源,王忠红,曾秀丽. 2021
[7]山西省9个甜樱桃主栽品种需冷量研究. 田永强,聂国伟,李凯,张晓萍. 2019
[8]山西晋中甜樱桃主栽品种需冷量研究. 宋永宏,戴桂林,聂国伟,李凯,田永强,石美娟,陈子润. 2016
[9]甜樱桃设施栽培温度测控系统及其应用. 张道辉,王甲威,宗晓娟,魏海蓉,刘庆忠. 2011
[10]甜樱桃设施栽培调查报告. 魏国芹,孙玉刚,李芳东,焦其庆,安淼. 2012
[11]甜樱桃在上海地区的设施栽培表现. 王林军,李勃,王玲玲,王世平,刘庆忠. 2011
[12]鞍山市甜樱桃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何明莉,张琪静,艾佳音,陈瑶,才丰,姜楠. 2024
[13]枣鲜食加工新品种-鲁枣14号. 单公华. 2014
[14]鲜食枣新品种'京枣60'. 潘青华,张玉平,白金,金万梅,李少宁. 2012
[15]不同种类有机肥在西瓜上的应用效果. 刘璐,许文钊,王林闯,尹莲,金王淇,孙玉东,罗德旭,赵建锋. 2024
[16]枣果实裂果程度观察. 单公华,周广芳,刘秀芳,梁东田,明桂冬. 2003
[17]授粉对脆香甜柚裂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郑元勋,彭良志,胡强安,淳长品. 2014
[18]武汉金水一号梨裂果严重. 田瑞. 2005
[19]荔枝新品种红绣球的选育. 邱燕萍,欧良喜,李志强,袁沛元,陈洁珍,向旭. 2008
[20]地膜覆盖对荔枝果园土壤表面含水量的影响及其对减少裂果的作用研究初报. 李志强,袁沛元,邱燕萍,蔡长河,凡超.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HS-SPME-GC-MS分析不同浓度镉胁迫对川芎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作者:徐皖菁;赵豆豆;张超;罗姣姣;杨鹃;孔艺娟;刘利;吴宇;毛常清;廖海浪;陶珊;徐正君;彭芳
关键词:川芎;镉胁迫;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挥发性成分
-
大山雀鸣声对同种个体栖息地选择及产卵行为的影响
作者:葛云花;孙世国;刘利;李旭东;于江萍
关键词:鸣声回放;栖息地选择;首枚卵产期;窝卵数;大山雀
-
基于SCoT分子标记的37份葡萄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马玉姣;何西堂;吴玉森;刘利;李勃;李秀杰
关键词:葡萄种质;SCoT分子标记;遗传关系;遗传多样性
-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性别、月龄对荷斯坦牛网膜脂肪组织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柴金宝;刘利;王芳;杨硕;曹培丽;赵晓川;许珊珊;孟详人;卜也;岳萌萌;武瑞;孙芳
关键词:荷斯坦牛;转录组;性别;月龄;脂肪组织炎症
-
脂肪组织炎症对动物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柴金宝;王含琼;刘利;王建发;卜也;岳萌萌;孙芳;武瑞
关键词:脂肪组织;炎症;炎症因子;肌肉;脂肪代谢;紊乱
-
基于药效团和分子对接的FLT3抑制剂筛选方法(英文)
作者:杨婷;付磊;李燕楠;刘利;杨金波;初燕燕;邱培菊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FLT3-ITD;3-苯基吡唑并[1,5-a]嘧啶骨架;分子对接;海洋药物
-
基因组重排技术在食用菌资源创新中的应用
作者:马凤丽;刘超雄;李亚娇;郭九峰;刘利;孙国琴;王海燕;王宇胜;乌仁塔娜;张雪梅
关键词:食用菌;基因组重排技术;原生质体融合;物理诱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