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藜麦品种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盐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发荣

作者: 杨发荣;刘文瑜;黄杰;魏玉明;金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藜麦;幼苗;盐胁迫;生理机制;隶属函数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17 年 12 期

页码: 77-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不同藜麦品种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盐性,本试验以3个藜麦品种——陇藜1号、陇藜3号及陇藜4号为材料,在水培和盆栽条件下,分别用100、200、300、400、500 mmol/L Na Cl浓度模拟盐胁迫处理3个藜麦品种的种子和幼苗,通过测定种子发芽指标,幼苗生物量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藜麦耐盐机制,对不同藜麦品种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Na Cl浓度的升高,不同藜麦种子发芽率先升高后减低,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降低;幼苗地上部分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受到抑制,而地下部分生长及生物量积累先增加后下降;幼苗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抗坏血酸酶(A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均在300 mmol/L Na Cl浓度下达到最大值;幼苗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说明不同藜麦品种幼苗在盐胁迫初期可通过采取提高体内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强SOD、POD、CAT和APX活性,降低MDA含量等自我保护机制以适应盐胁迫,从而促进适宜盐浓度下幼苗生长。隶属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藜麦品种的耐盐阈值为300 mmol/L;陇藜1号耐盐性最强,陇藜3号次之,陇藜4号最弱。

分类号: S519

  • 相关文献

[1]盐胁迫对40份藜麦种质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耐盐性评价. 刘文瑜,李健荣,杨发荣,黄杰,魏玉明,金茜. 2021

[2]水杨酸增强黄瓜幼苗耐盐性的生理机制. 尚庆茂,宋士清,张志刚,郭世荣. 2007

[3]外源褪黑素对青椒幼苗耐冷性影响. 练冬梅,赖正锋,李洲,林碧珍,姚运法,张少平,洪建基. 2022

[4]低温胁迫对不同藜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温日宇,刘建霞,李顺,郭耀东,樊丽生,姜庆国,张魏斌,李巍. 2019

[5]植物耐盐性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刘云芬,彭华,王薇薇,郑佳秋,祖艳侠,吴永成,梅燚,郭军. 2019

[6]外源亚精胺对桑树盐胁迫的缓解效应. 赵东晓,董亚茹,孙景诗,娄齐年,朱红,陈传杰,王照红. 2019

[7]外源亚精胺对黄瓜幼苗盐胁迫逆境的诱抗作用机理. 宋士清,贺字典,郭世荣,尚庆茂,张志刚. 2006

[8]钙效应剂对盐胁迫下香蕉叶片结构和生理的影响. 周双云,王文昌,王令霞,李新国. 2017

[9]药用植物盐胁迫响应机理研究进展. 郭凤丹,管仁伟,赵秋晨,孙新茹,王兴军,林慧彬. 2022

[10]10种禾本科牧草种子萌发期耐盐性. 季波,徐金鹏,时龙,蒋齐,俞鸿千,王占军. 2021

[11]基于隶属函数法的葡萄耐盐性评价. 丁守鹏,张国新,陈猛,姚玉涛,孙叶烁,丁冯洁,苏锦刚. 2021

[12]120份辣椒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研究. 张涛,刘勇鹏,韩娅楠,常晓轲,宋丹阳,姚秋菊. 2020

[13]花生品种耐盐性指标筛选与综合评价. 张智猛,慈敦伟,丁红,宋文武,符方平,康涛,戴良香. 2013

[14]两种白颖苔草对梯度NaCl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及综合评价. 吴一鸣,崔会婷,张昆,李跃,李明娜,孙彦. 2024

[15]盐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时丕彪,李亚芳,耿安红,王军,王春云,彭亚民,顾闽峰,费月跃. 2017

[16]~(60)Co-γ辐照对NaCl胁迫下藜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梁晓艳,顾寅钰,付娆,张海洋,衣葵花,王向誉,郭洪恩. 2019

[17]藜麦ZF-HD转录因子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其对盐胁迫的响应分析. 时丕彪,王德领,蒋润枝,李斌,晏军,方迪,闫凯旋,顾闽峰. 2022

[18]盐胁迫对不同藜麦品种幼苗生长及CqNHX1基因表达的影响. 时丕彪,王军,费月跃,洪立洲,王伟义,吕远大,顾闽峰. 2020

[19]藜麦的耐盐性评价及在滨海盐土的试种表现. 戚维聪,张体付,陈曦,王军,彭亚民,费月跃,顾闽峰,赵涵. 2017

[20]海岛棉不同基因型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杨淑萍,危常州,梁永超.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