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方式和密度对旱地粮用豇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冬梅
作者: 张冬梅;刘恩科;张伟;姜春霞;王晓娟;刘化涛;闫六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种植方式;密度;粮用豇豆;产量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833-8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旱地粮用豇豆高产栽培技术,2015年在山西省旱作节水农业——阳曲县河村示范基地,采用裂区设计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种植方式和密度对旱地粮用豇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种植出苗率较露地种植增加10.5%,且明显加快粮用豇豆的生育进程,出苗期提前1d,分枝抽蔓期平均提前2d,开花结荚期平均提前3d。其中覆膜种植和露地种植对豇豆生长影响的最大差异在分枝抽蔓期,株高、复叶数和分枝数显著大于露地种植,为取得高产奠定基础,实收产量和理论产量分别较露地种植增加27.4%和20.5%。覆膜种植获得最高产量的密度为11.3万株/hm~2,且随密度增加产量的变化呈倒抛物线型,而露地种植获得最高产量的密度仅为7.5万株/hm~2,且随着密度增加,产量显著降低。该区域旱地粮用豇豆采用覆膜种植,播种密度为11.3万株/hm~2时可获得高产。
分类号: S643.4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植方式与密度对马铃薯新品种黔芋1号的影响. 李标,彭慧元,李飞. 2012
[2]高粱茅粱1号高产优化栽培技术探讨. 周开芳,左明玉,郑明强,张明生,任明见. 2013
[3]幼龄胶林下种植密度和方式对菠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赵维峰,杨文秀,张艳芳,刘胜辉. 2019
[4]种植方式和密度对丹参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韩守萍,倪大鹏,朱京斌,朱彦威,单成钢,王志芬. 2009
[5]种植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及根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张慧菊,田敏,杨明愈,刘海怡,林原,柳蓉,秦玉芝,熊兴耀,胡新喜. 2024
[6]种植方式与密度对旱作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陈光荣,高世铭,张国宏,王立明. 2010
[7]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不同平作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张宇. 2019
[8]不同种植方式与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陈喜昌,李波,张宇,张立国. 2011
[9]种植方式和密度对高粱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肖继兵,刘志,孔凡信,辛宗绪,吴宏生. 2018
[10]种植方式和密度对高粱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肖继兵,刘志,孔凡信,辛宗绪,吴宏生. 2018
[11]不同密度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温日宇,郭耀东,刘建霞,姜庆国. 2011
[12]密度与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王春云,耿安红,郭树庆. 2013
[13]不同平作种植模式对玉米叶部性状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宇. 2019
[14]高密度条件下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参数的影响. 卫丽,邵扬,常晓,王和洲,齐爽,王同朝. 2012
[15]种植方式和密度对旱地土壤环境和甘蓝产量的影响. 张冬梅,刘恩科,李海金,陈琼,韩彦龙,池宝亮. 2010
[16]春玉米不同品种及种植方式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刘建,周根友,徐少安. 2002
[17]春玉米不同种植方式抗旱增产效益分析. 郑伟,霍剑锋,孟繁盛,慈艳华,张丽妍,边丽梅,董喆. 2014
[18]不同栽培方式对黔油28号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杨斌,饶勇,肖华贵,李超. 2012
[19]全膜覆土穴播及配方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宋雄儒,李旭东. 2014
[20]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冀张薯8号产量的影响. 李标,雷尊国,李飞.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外源甲基乙二醛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赵瑞宁;李永生;汪军成;方永丰;董小云;周文期;连晓荣;王晓娟;何海军;杨彦忠;刘忠祥;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甲基乙二醛;抗氧化酶;干旱胁迫
-
四川省冬小麦播种前后病虫害防治指南
作者:夏先全;肖万婷;魏会廷;吴晓丽;张伟;叶慧丽
关键词:四川省冬小麦;病虫害防治;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精细管理
-
魏营西瓜营养品质分析评价
作者:徐寸发;陈飞;孙以文;张伟;单成俊
关键词:不同产地;魏营西瓜;营养品质;分析评价
-
灯光颜色对SPF鸡育雏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伟;于海波;王园园;李昌文;夏长友
关键词:SPF鸡;育雏;灯光颜色;生长性能;料重比
-
SPF鸭2种饲养方式环境指标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伟;于海波;张筱磊;李昌文;夏长友
关键词:SPF鸭;环境质量;环境指标
-
我国鲜食玉米育种发展态势与创新路径分析
作者:路明;王薪淇;张伟;郑淑波;刘文国
关键词:鲜食玉米;育种;发展态势;创新路径
-
不同浓度氯吡脲对薄皮甜瓜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作者:田立鹏;武云鹏;张伟;李肯
关键词:薄皮甜瓜;氯吡脲;产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