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单丛茶树品种红茶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秋霜

作者: 王秋霜;乔小燕;操君喜;方华春;陈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广东单丛;香气;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气相色谱-质谱法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5 年 36 卷 04 期

页码: 114-1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单丛茶树品种是制作单从乌龙茶的主要品种,研究发现其也可用于制作红茶。为明确所制红茶香气物质及主要呈香特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香气物质种类及其对总体香气的贡献。结果表明,本研究从广东单丛品种红茶中鉴定出46种香气化合物,主要包括醇类、醛类、酯类、酮类、烯类和烷烃类等,其中醇类是最主要的物质,其次是酯类和醛类。香气化合物中芳樟醇、橙花醇、水杨酸甲酯、氧化芳樟醇和壬醛是5种最主要的呈香物质,含量占香气总量的60%以上。花蜜香是广东单丛茶树红茶典型的香气特征。

分类号: TS272

  • 相关文献

[1]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温州蜜桔精油挥发性成分. 单杨,李忠海. 2006

[2]SPME-GC-MS分离鉴定山核桃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周拥军,郜海燕,房祥军,陈杭君,穆宏磊. 2012

[3]广东仁化白毛红茶香气组成的比较研究. 王秋霜,陈栋,许勇泉,尹军峰. 2012

[4]广东红茶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 王秋霜,陈栋,许勇泉,尹军峰. 2012

[5]广东英德红茶代表产品的香气成分鉴定研究. 王秋霜,吴华玲,陈栋,许勇泉,尹军峰,黄国资. 2012

[6]‘紫娟’红茶和‘紫娟’普洱熟茶香气成分的分析. 杨雪梅,任洪涛,罗琼仙,占琪,李燕丽,吕才有,李家华. 2017

[7]不同萃取方法提取青稞老酵馒头挥发性成分的比较. 江竑宇,李梁,张文会,罗章,刘振东. 2019

[8]辐照对大葱粉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影响. 程安玮,王文亮,徐同成,刘丽娜,李海雷,杜方岭. 2011

[9]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绿茶和白茶香气物质. 王丽丽,张应根,杨军国,宋振硕,陈键,陈林. 2017

[10]大葱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程安玮,王文亮,淘海腾,徐同成,刘丽娜,杜方岭. 2011

[11]贵州不同芒果品种(系)果实香气成分研究. 刘清国,刘荣,黄海,张正学,林迓,党志国,雷跃. 2024

[12]油脂类食品中脂肪酸单氯丙醇单酯和双酯的分离测定. 傅武胜,吴少明,华娟,吴永宁,唐昌东,方勤美. 2014

[13]八种高盐腌制芥菜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对比分析. 徐俐,胡伯凯,吴康云,邓英. 2013

[14]腊梅花精油化学成分分析(英文). 沈强,刘晓博,张小琴,司辉清. 2014

[15]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快速检测杨梅中噻嗪酮残留. 龙家寰,李刚,张盈,魏进,段婷婷. 2017

[16]辣椒汁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唐鑫,夏延斌,吴灿. 2014

[17]GC-MS结合电子鼻分析1-MCP处理对线椒低温贮藏期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潘冰燕,鲁晓翔,张鹏,李江阔,陈绍慧. 2016

[18]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二甲戊灵在棉花中的残留量. 于乐祥,梁林,张爱娟,翟淑华,刘伟. 2015

[19]GC-MS分析鸡油菌中挥发性成分. 李文,谷镇,杨焱,冯涛,刘艳芳,周帅,张劲松. 2013

[20]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动物组织中残留的10种β_2-兴奋剂. 吴平谷,陈慧华,王强,应永飞,赵永信,宋国良,徐小明.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