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大豆优质高产同步旱作栽培体系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栾晓燕
作者: 栾晓燕;杜维广;满为群;刘鑫磊;马岩松;郑宝香;陈怡;刘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油大豆;优质高产;旱作栽培;技术体系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07 年 26 卷 06 期
页码: 89-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建立高油大豆优质高产同步旱作栽培体系,进行了抗(耐)旱高油高产大豆品种(系)筛选,土壤水份对高油大豆产量和油分含量的影响,蓄水保墒耕作技术研究,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对产量的影响等单项研究及对高油高产抗旱单项栽培技术组装研究。结果如下: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种植的抗(耐)旱高油大豆品种黑农37、黑农41、黑农44、合丰40、垦农4、红丰11、黑河27、合丰47;黑农41品种,任何生育时期受到干旱胁迫都会对其产量和油分含量造成负面影响,其干旱胁迫影响程度表现为:结荚~鼓粒期>鼓粒期>结荚期>花期>苗期,以结荚~鼓粒期干旱胁迫影响最大,可使单株产量下降27.1%,油分下降12.6%;秋翻秋起垄整地是较好蓄水保墒耕作技术,较春搅茬起垄有较明显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14.28%~16.67%;黑农44品种适宜种植密度垄上穴播为20~25万株hm-2,垄上双条播为25万株hm-2;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在适应推广区域内是一项具有显著增产效果和推广价值的栽培技术,其增产幅度为13.55%~25.4%;提出建立高油大豆高产高油同步旱作栽培技术体系的最佳模式:以高油品种黑农44为核心,在蓄水保墒的秋翻秋起垄的耕作基础上,配之穴播+优化施肥(N7+P14+K10)+抗旱种衣剂+抗旱叶面肥+行间覆膜。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旱作杂交粳稻良种-辽优3072. 王德生. 2007
[2]覆盖方式对旱作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张玉烛,王学华,曾翔,陈凯林,黄泽辉. 2010
[3]粳型旱稻新品种-旱糯303. 王德生. 2008
[4]山楂旱作栽培果园生草和保水剂应用试验. 刘丽,孙俊宝,王红宁,张生智. 2020
[5]吉农朝鲜碱茅改良盐碱地旱作栽培技术的研究. 齐宝林,侯广军. 2008
[6]生物有机肥对滨海盐碱地旱作玉米产量及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冯伟,蒲娜娜,谢楠,崔素倩,董景湘,智健飞,刘振宇,刘忠宽. 2017
[7]老芒麦. 武保国. 2003
[8]马铃薯旱作栽培新品种品比试验分析. 张莉,王福建,敖立琴,王胜利. 2022
[9]水旱两用型杂交稻“培杂桂旱一号”单季旱作栽培技术. 李道远. 2007
[10]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油大豆脂肪积累动态的研究. 韩冬伟,王守义,王淑荣,赵曦,池莉,王立达,曲忠诚. 2010
[11]高油高产大豆良种-辽豆13号. 王德生. 2012
[12]高油大豆辽豆21号. 王德生. 2008
[13]施肥水平和播种密度对高油大豆合丰52油分含量及产量影响研究. 王志新,郭泰,吴秀红,郑伟,刘忠堂,徐明贵,韩世峰. 2011
[14]栽培因子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杨加银,徐海斌,徐海风. 2007
[15]高油大豆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在大豆产业中的战略地位分析. 钱虎君,王涛,姜建友,焦庆清,郑安俭. 2011
[16]美国大豆资源利用与高油大豆合丰57的创新. 吴秀红,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刘忠堂. 2010
[17]氮磷钾营养对高油大豆含氮化合物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刘颖,李玉影,刘凤阁,史绪梅,刘双全,张明怡. 2008
[18]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203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杜平,王新风,马巍,王梓玉,王巍巍,富健. 2013
[19]常规肥料组合对高油夏大豆品种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徐海风,杨加银,徐海斌. 2010
[20]黄淮地区高油大豆育种目标与育种技术商榷. 杨加银.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黔东南小香鸡林下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作者:潘永;王璇;文正常;张涛;刘艳;姜兆芳;张晓可;杨远飘;曾嵘;刘文涛
关键词: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
大豆黑农87、黑农88在黑龙江省青冈县的种植模式探索
作者:孙振兴;孙建强;薛永国;唐晓飞;曹旦;鲁永明;栾晓燕;刘鑫磊
关键词:大豆;根瘤菌;施肥量;种植密度
-
大豆新品种黑农84品质性状的环境稳定性分析
作者:王婉;刘鑫磊;孙君明;栾晓燕;邱丽娟
关键词:黑农84;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聚类分析;环境稳定性
-
大豆株型与高光效育种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杜维广
关键词:大豆;株型与高光效;理想株型和理想型;高光效育种
-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位水稻籽粒性状QTL
作者:孙志广;徐婷婷;刘艳;邢运高;徐波;迟铭;李景芳;周群;王德荣;张雅馥;王宝祥;徐大勇
关键词:籽粒性状;千粒重;QTL;高密度遗传图谱
-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农田土壤可溶性氮组分的影响
作者:隽英华;何志刚;刘慧屿;刘艳;陈玥
关键词:秸秆还田;施氮方式;无机氮;可溶性有机氮;可溶性全氮
-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水稻萌发耐淹性QTL定位
作者:孙志广;卢百关;刘金波;刘艳;李景芳;迟铭;陈庭木;李健;杨波;刘晓敏;王宝祥;徐大勇
关键词:杂草稻;萌发耐淹性;高密度遗传图谱;Q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