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优质常规稻品种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与通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海凤

作者: 陈海凤;周传猛;梁琳;甘冰;肖荣华;马志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优质常规稻;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通径分析

期刊名称: 农业与技术

ISSN: 1671-962X

年卷期: 2024 年 014 期

页码: 19-23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优质常规稻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为优质稻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通径分析法对13个优质常规稻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个不同优质常规稻品种8个性状间变异系数排名依次为每穗总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数>株高>穗长>产量>结实率>全生育期。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关联度排序为穗长(1.6665)>全生育期(1.6188)>有效穗数(0.8931)>株高(0.6970)>千粒重(0.6461)>结实率(0.3167)>每穗总粒数(0.1964)。通径分析显示千粒重的直接作用最大(0.5472),而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0.9301)。以上结果表明,千粒重、穗长、全生育期和有效穗数与产量相关性较大。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云南省高原粳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重分析. 蒋聪,段玉云,杨旭昆,吴志刚,邹茜. 2020

[2]陕西省夏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苟升学,肖金平. 2016

[3]晋中地区主栽大豆品种产量影响因素浅析. 张越,赵丽,王创云,牛学谦,邓妍,郭虹霞,张丽光,王陆军. 2017

[4]2种体型禾花鲤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樊佳佳,马冬梅,朱华平,苏换换,李娅娅,黄樟翰,李辉安,黄剑华. 2022

[5]小麦产量三要素与产量的通径和灰色关联度分析. 杨程,李向东,张德奇,王汉芳,邵运辉,方保停,岳俊芹,马富举,秦峰. 2016

[6]膨腹海马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特征研究. 赵春暖,王晓梅,于涛,单秀娟,任利群,郑言鑫,李波,李致远,王喜文,陈洋. 2024

[7]鲜食大豆农艺性状与鲜荚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缪亚梅,王学军,汪凯华,陈满峰,张秀梅. 2008

[8]12个玉米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孙峰成,冯勇,于卓,赵瑞霞,张来厚,苏二虎,刘志雄,石海波. 2012

[9]苦荞麦产量相关因素分析. 王欣欣,卜一,李炳海,李文玉,路耿新,雷雨田,唐超. 2017

[10]谷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赵禹凯,王显瑞,张立媛,李书田. 2014

[11]10个糜子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张立媛,杨恒山,王显瑞,琦明玉,赵敏. 2014

[12]谷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赵禹凯,王显瑞,张立媛,赵敏,李书田. 2013

[13]金花菜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关系的研究. 任海龙,魏臻武,陈祥,王小山,乔志宏. 2017

[14]糯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马全姿,莫云锦,侯定基,程芳丽,李家文. 2018

[15]鲜食糯玉米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 程芳丽,马全姿,莫云锦,候定基,石志斯,陈辉云. 2019

[16]山西雁门关生态区甜高粱高产优质栽培模式初探. 邵荣峰,张阳,赵威军,张伟,王官,刘鹏. 2019

[17]甜高粱新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高进,施庆华,蔡立旺,王永慧,戚永奎,施洋,王为,丁海荣,王海洋,孙艳茹,陈建平. 2018

[18]鲜食甜玉米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 莫云锦,程芳丽,马全姿,侯定基,石志斯,陈辉云. 2019

[19]甘蓝型油菜苗期下胚轴长、根长与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鲁丹丹,李保全,安素妨,侯锦娜. 2019

[20]基于灰色理论的食用型向日葵杂交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刘建华,冉生斌,马小黎.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