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地区杏品种区域适应性的初步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媛媛

作者: 吴媛媛;尹雪松;何跃;李瑞春;孙敏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辽阳;杏;区域适应性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13 年 05 期

页码: 85-86

摘要: 通过对辽阳地区杏品种树体生长发育情况及果实品质情况的调查,结合相关气象条件数据,初步分析评价辽阳地区杏品种的区域适应性。结果表明,孤山杏梅、二转子和红金臻产量低,对辽阳地区气候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存在问题;串枝红、骆驼黄、巴斗、张公园表现出较强的抗寒能力,结果状态及果实品质良好,适合辽阳地区种植。

分类号: S662.2

  • 相关文献

[1]用GGE双标图分析苦荞品种的产量稳定性及试验地点相似性. 张大爱,赵绪明,钱一萍,杜莹,张志芬,高金锋,高小丽,王鹏科,冯佰利. 2015

[2]优质高产桑树新品种川7431的区域性鉴定及农村生产试验. 任作瑛,黄盖群,佟万红,危玲,殷浩,郑继川,姚永权,张和灵. 2010

[3]大豆微核心种质在黄淮地区的区域适应性分析. 刘章雄,杨春燕,徐冉,卢为国,乔勇,张礼凤,常汝镇,邱丽娟. 2011

[4]黑土区玉米秸秆全量直接还田技术区域适应性探讨. 马国成,蔡红光,范围,梁尧,刘剑钊,赵洪祥,袁静超,刘培兴,边少锋,王立春,任军. 2022

[5]西方蜜蜂“蜜粉高产”蜂种区域适应性分析. 陈顺安,张学文. 2015

[6]宁夏青贮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李渊浩,王永宏,赵如浪,张文杰,蔡启明. 2023

[7]水稻长日抑制基因PhyB的多样性及区域适应性初探. 刘莎,郑晓明,冯雳,乔卫华,王君瑞,公婷婷,梁新霞,齐兰,苏龙,丁膺宾,许睿,张丽芳,程云连,杨庆文. 2017

[8]我国首次应用辐射育种法培育出苎麻新品种“园叶青”. 罗素玉. 1985

[9]早熟加工番茄新品种区域适应性研究. 李倍金,张录霞,齐树森,甘中祥,张贵仁,杨生宝,吕建强,师竹娟. 2012

[10]保护性耕作在河北省的区域适应性. 贾树龙,孟春香,张执欣. 2003

[11]苦荞引种试验. 杨明君,郭忠贤,陈有清. 2006

[12]杏新品种"国强"的选育. 张玉萍. 2011

[13]杏温室栽培品种选择及配套技术研究. 郁香荷,刘威生,刘宁,赵锋,张玉萍,孙猛. 2004

[14]高产杏 串枝红. 王德生. 2008

[15]不同原产地杏种质果实糖酸组分含量特点的研究. 张丽丽,刘威生,刘有春,刘宁,张玉萍. 2009

[16]我国杏资源及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赵宏勇,赵锋. 2008

[17]杏专用肥施用时期和用量对杏产量、品质的影响. 张春波,刘威生,唐世勇,姜永峰,邢英丽. 2017

[18]试谈我国杏生产现状与对策. 于希志. 2003

[19]山西北省北部地区仁用杏科学管理意见. 卜万锁,张一萍. 1997

[20]温室内‘9803’杏源库关系的研究. 赵锋,卜庆雁,刘威生,张玉萍,孙猛,郁香荷,刘宁.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