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茶树菇新害虫-Bradysia peraffinis Tuomikoski 1960(Diptera:Sciaridae)的生物学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赟萍

作者: 王赟萍;贺佩珊;马吉平;钟国祥;王素贞;肖银润;熊小文;张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Bradysia peraffinis;分子鉴定;形态特征;生物学;江西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23 年 004 期

页码: 884-8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近年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栽培茶树菇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危害茶树菇的蕈蚊。通过扩增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比对进行分子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同时对该蕈蚊进行制片和拍照,描述了其卵、幼虫、成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另外,通过在培养箱中饲养该蕈蚊,观察、记录其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危害茶树菇的蕈蚊为Bradysia peraffinis Tuomikoski 1960,为江西省新纪录种,与Bradysia peraffinis COⅠ序列(登录号:JQ613799)的相似度达到99.85%。该蕈蚊以幼虫危害菌丝和子实体,研究发现,老熟幼虫爬至培养料口化蛹,羽化后飞出菌袋。其成虫活泼善飞,具有趋光性,生活史约20~29 d,年发生多代,世代重叠明显。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该蕈蚊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分类号: S436.462

  • 相关文献

[1]我国新入侵外来害虫美洲棘蓟马的外部形态和分子鉴定. 魏书军,马吉德,石宝才,宫亚军,刘静,康总江,陈学新,路虹. 2010

[2]旋纹潜蛾的生物学及综合防治. 虞国跃,王合,张君明,冯术快,刘曦,赵连祥. 2013

[3]椰心叶甲的重要寄生蜂——椰扁甲啮小蜂. 陈义群,林明光,黄宏辉,王书秘,彭正强,吕宝乾,姜自锋. 2004

[4]基于形态学特征和psbA-trnH叶绿体编码基因序列明确五指山野生茶的分类地位. 苏凡,杨小波,李东海. 2019

[5]西藏发现Q型烟粉虱. 卢少华,白润娥,翟卿,王保海,闫凤鸣. 2016

[6]新发现葡萄害虫露尾甲的形态和分子鉴定. 朱亮,郭怡,马春森. 2023

[7]罗布麻锈病病原菌鉴定. 高鹏,南志标,吴永娜,刘起棠,孟繁杰,段廷玉. 2017

[8]石榴干腐病病原菌鉴定及两种杀菌剂的防治效果. 王丽,侯珲,袁洪波,周增强,邵欣欣,李波,郭艳春,楚桂芬,包来仓. 2020

[9]贵州省茶树黑刺粉虱的鉴定. 陈瑶,杨文,周玉锋,刘惠芳,杨茂发. 2018

[10]中国天津地区发现果蝇毛锤角细蜂新纪录. 张辰,祖国浩,何亮,王晨茜,焦克龙,谷希树. 2023

[11]需引起警惕的棕榈科植物入侵害虫—椰子织蛾. 阎伟,陶静,刘丽,李朝绪,吕宝乾. 2015

[12]福建地区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组成及差异分析. 赖呈纯,赖恭梯,车建美,黄贤贵,王琦,高慧颖,官雪芳,林斌. 2021

[13]哈尔滨地区早开堇菜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 李鹏飞,潘玉莹,郭子雯,谭可菲,刘大伟. 2022

[14]“一大四小”生态工程实证调研. 陆文英,陈红萍,陆朝梁,廖元柱. 2012

[15]江西省2011年秋季农田害鼠种类与密度调查. 施伟韬,叶正襄,龙克林,杨美秀,朱碧青,曾成友,赵磊. 2011

[16]江西大豆锈病发生及防治的研究. 张祥喜,张小牛,林姗姗,谈宇俊. 2000

[17]江西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周开洪,裴桂兰,周海波,邓仁根. 2006

[18]大力发展江西生猪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 徐金星,吴罗发,魏建美. 2008

[19]江西省水稻主要品种抗瘟基因型的推导. 李湘民,吴淑秀,兰波,何烈干. 2011

[20]江西园蛛科蜘蛛区系研究. 姚英娟,徐雪亮.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