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薄膜大棚和露地栽培杏的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苑克俊

作者: 苑克俊;牛庆霖;王培久;王江勇;葛福荣;李圣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杏;大棚;露地;温度控制;比较研究

期刊名称: 天津农林科技

ISSN: 1002-0659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3-6

摘要: 本文介绍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的保护地栽培大棚。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本设计大棚通风窗自然调控温湿度生产杏是可行的,3种试验杏比露地栽培提前2~8 d成熟,且果实大;进一步采取树下覆盖黑色地膜,在花期前10~30 d白天9:40—10:20开启、15:40—16:20关闭2个通风侧窗;花期前10 d白天8:30—9:30开启、16:30—17:30关闭2个通风侧窗的简单控制措施,大棚内气温和地温维持在杏树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内,大棚内地温比露地大田地温高,从积温看大棚栽培杏比露地栽培至少提前7 d成熟。这些结果为下一步建立极早熟新品种杏与特别设计塑料薄膜大棚栽培相结合的杏栽培技术模式提供了试验依据。

分类号: S662.2

  • 相关文献

[1]花蕾期高温对大棚与露地‘早生新水’梨花粉活力的影响. 王晓庆,骆军,施春晖,张学英,蒋爽,滕美贞,张玲. 2018

[2]氯噻啉在青菜上的残留特性及其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李晓贝,赵晓燕,李健英,陈磊,周昌艳,何香伟. 2020

[3]阿维菌素·虫螨腈在青菜上的残留特性及其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李晓贝,赵晓燕,李健英,陈磊,周昌艳,何香伟. 2020

[4]大棚和露地条件下3种农药在冬种豇豆上的残留消解动态. 任红,柯用春,许如意,刘勇,肖春雷,韩丙军. 2012

[5]5种杀菌剂在大棚和露地韭菜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及膳食风险评估. 潘丽英,王强,杨桂玲,杜雨婷,李金玲,王豆,潘道东. 2023

[6]海南大棚与露地甜瓜病虫害发生差异性初步研究. 孔祥义,刘勇,罗丰,杨礼哲,张友军,肖春雷,李劲松. 2012

[7]天津市露地与大棚蔬菜效益分析. 李凤菊,宋治文,贾宝红,詹嘉放,马享优,赵先胜. 2010

[8]2008~2010年大棚与露地梨花粉生活力的比较. 王晓庆,骆军,张学英,钱培华,金凤雷,张朝轩,施春晖. 2010

[9]露地与大棚绿色蔬菜V_C含量的对比研究. 赵平娟. 2012

[10]露地和大棚条件下啶虫脒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丁悦,孙星,汪佳蕾,沈燕,王冬兰,张志勇,刘贤金. 2014

[11]吡虫啉在大棚和露地蕹菜上的残留消解动态. 卢琦,陈子雷,丁蕊艳,郭长英,张文君,毛江胜,李慧冬. 2021

[12]江苏宜兴地区典型菜地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陈光亚,黄洪光,汪吉东,张永春,宁运旺. 2009

[13]牙鲆全雌化研究的新进展. 徐竹青. 2005

[14]基于分段PID控制的高温泵水温控制系统. 朱景红,王汝才. 2018

[15]基于分段PID控制的高温泵水温控制系统. 朱景红,王汝才. 2018

[16]基于Proteus的农业温室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孙文静,孙宜田,张秀国. 2013

[17]粒子群优化的神经网络PID沼气干发酵温度控制. 刘浩,沈星,曲浩丽,王鹏军. 2017

[18]基于物联网的大棚食用菌空气温湿度监测与预警管理系统开发与实现. 王虎,童倩倩,陈维榕,舒田,韩威. 2020

[19]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寒地水稻程控催芽系统设计与试验. 罗斌,潘大宇,高权,陈泉,侯佩臣,宋鹏,王成. 2018

[20]半日光间歇弥雾果树育苗系统及其应用. 张道辉,刘庆忠,王甲威,宗晓娟,魏海蓉,李国田.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