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麦秸覆盖量对夏玉米田棵间土壤蒸发和地温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俊鹏

作者: 张俊鹏;孙景生;刘祖贵;李晓东;刘小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覆盖;夏玉米;土壤蒸发;地温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09 年 27 卷 01 期

页码: 101-1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微型蒸渗仪(Micro-lysimeter)和曲管地温表观测了不同麦秸覆盖量下夏玉米田的棵间土壤蒸发和土壤温度,试验设置5个处理(秸秆覆盖量分别为0(对照)、1500、4500、7500、10500kg/hm2),分析了不同秸秆覆盖量下夏玉米田棵间土壤蒸发和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麦秸覆盖夏玉米田有效抑制了棵间土壤蒸发,平抑了地温的变化幅度;夏玉米生育期内,4种覆盖处理(由高覆盖量至低覆盖量)棵间土壤蒸发比对照依次减少了63.51%、60.98%、52.94%、34.07%,0~20 cm的地温平均日变幅比对照分别降低了3.14℃、2.93℃、2.32℃、2.02℃。麦秸覆盖处理的抑蒸稳温效应,促进了夏玉米生长,提高了夏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分类号: S513.06

  • 相关文献

[1]秸秆覆盖对旱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赵聚宝,梅旭荣,薛军红,钟兆站,张天佑. 1996

[2]秸杆覆盖对旱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赵聚宝,梅旭荣,薛军红,钟兆站,张天佑. 1996

[3]秸秆覆盖条件下滨海盐渍土水盐分布及蒸发特征. 邓亚鹏,孙池涛,孙景生,张俊鹏,米兆荣,毛伟兵,孙玉霞. 2021

[4]低温半干旱区不同覆盖物对地温和水分时空分布的影响. 高婷,赵天成,马仁彪. 2007

[5]夏玉米控制性交替隔沟灌溉农田蒸发蒸腾的试验研究. 汪顺生,高传昌,孙景生,费良军,王松林. 2009

[6]不同秸秆覆盖量条件下夏玉米田土壤蒸发规律研究. 张俊鹏,孙景生,刘祖贵,高阳. 2010

[7]沟灌夏玉米棵间土壤蒸发规律的试验研究. 孙景生,康绍忠,王景雷,李晓东,宋妮. 2005

[8]农艺措施和保水剂对土壤蒸发和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赵霞,黄瑞冬,李潮海,唐保军,常文风. 2013

[9]深松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郭书亚,付国占,王振华,顾顺芳,李亚贞. 2012

[10]秸秆覆盖与种植密度对黑龙港平原区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柳斌辉,王溪森,王变银,张文英. 2016

[11]土壤水分与覆盖对夏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祖贵,肖俊夫,孙景生,张俊鹏,刘小飞. 2012

[12]水分及秸秆覆盖对夏玉米土壤呼吸及碳平衡的影响. 张笑培,常晓,杨慎骄,王和洲,周新国. 2024

[13]覆盖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迎,刘小飞,段爱旺,高阳,张俊鹏. 2011

[14]秸秆还田对旱作冬小麦后茬土壤水分的影响及其APSIM模拟. 杨轩,谭广洋,沈禹颖. 2013

[15]地膜覆盖对土壤棵间蒸发影响的研究. 门旗,李毅,冯广平. 2003

[16]控制性交替灌溉情况下土壤蒸发的预测研究. 李彩霞,陈晓飞,王铁良,杨国范,郑淑红,汪明霞. 2007

[17]华北土石山区油松人工林耗水分配规律. 陈丽华,杨新兵,鲁绍伟,孙庆艳,肖洋. 2008

[18]间作种植模式下冬小麦棵间蒸发变化规律及估算模型研究. 刘浩,段爱旺,高阳. 2006

[19]基于双作物系数法估算不同水分条件下温室番茄蒸发蒸腾量. 龚雪文,刘浩,孙景生,马筱建,王万宁,崔永生. 2017

[20]我国北方旱地蒸散组分特征与控制因素分析. 严为光,喻黎明,梅旭荣,龚道枝,冯禹,宋劼.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