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技术对茶叶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泉宾
作者: 陈泉宾;王秀萍;邬龄盛;张应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干燥技术;茶叶;品质;进展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技术
ISSN: 1007-4872
年卷期: 2014 年 03 期
页码: 1-5
摘要: 干燥作为茶叶加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不仅降低茶叶水分,便于贮藏;合理的干燥技术还可提高茶叶品质。目前,茶叶干燥方式主要有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及远红外干燥。不同干燥技术对茶叶风味成分有明显影响,成茶品质各有千秋。本文在述评不同干燥技术对不同茶类产品品质影响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开展干燥技术对茶叶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研究,将有助于开发出品质优异的茶叶产品。
分类号: TS272.4
- 相关文献
[1]苹果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毕金峰,方芳,公丽艳,丁媛媛,于静静. 2010
[2]香菇柄干燥技术的对比研究. 刘丽娜,李顺峰,田广瑞,王安建,高帅平. 2017
[3]食用菇类干燥方法研究进展. 孟迪,党斌,杨希娟. 2022
[4]米粉丝干燥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杨艾迪,唐小俊,魏振承,张雁,张瑞芬,邓媛元,张名位. 2015
[5]茶叶感官审评研究进展. 刘腾飞,田丽丽,姚元涛,贾厚振,王长君. 2014
[6]茶叶质量安全主要化学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刘腾飞,董明辉,杨代凤,张存政,顾俊荣,徐德良. 2018
[7]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茶叶香气研究进展. 银霞,黄建安,黄静,包小村,周凌云,李维,刘红艳,张曙光,刘仲华. 2020
[8]茶叶脱咖啡因技术研究进展. 许勇泉,尹军峰,袁海波,陈建新,汪芳. 2008
[9]茶叶审评技术研究进展. 凌彩金,王秋霜,卓敏,潘顺顺. 2010
[10]我国2009年茶叶生产机械化技术发展综述. 肖宏儒,钟成义. 2010
[11]茶叶加工"十三五"进展及"十四五"发展方向. 江用文,袁海波,朱宏凯,滑金杰,杨艳芹,沈帅. 2021
[12]花青素分离纯化及其组分鉴定研究进展. 王秋霜,凌彩金,刘淑媚,赵超艺,李家贤. 2013
[13]近十五年茶叶加工技术的进展. 宁静. 2006
[14]茶叶降低吸烟危害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敬廷桃. 2010
[15]茶叶降低吸烟危害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敬廷桃. 2010
[16]贵州茶叶灰分含量分析. 刘晓霞. 2011
[17]厌氧/好氧处理对茶叶中GABA含量富集及其品质的影响研究. 沈强,潘科,郑文佳,罗显扬,张建. 2012
[18]浅谈提高闽东茶叶品质与效益的技术途径. 杨如兴. 1999
[19]“金圣方”有机肥在贵州湄潭的肥效试验初探. 陈娟,段学艺,王家伦. 2012
[20]非常规茶园修剪方式对低产低效茶园产质量的影响. 曹雨,崔晓明,罗显扬,赵华富,段学艺.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通平脂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组织炎症及TLR4/MyD88/NF-κB通路的影响
作者:王硕;徐文轩;申明宇;李超;喇孝瑾;李继安;齐亚娟;王秀萍;吴哲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症;通平脂肝方;TLR4;MyD88;Ikkβ;NF-κB
-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高酚酸耐盐金银花品种筛选
作者:孟然;袁立勇;冯薇;高新然;李赵嘉;吴哲;李明雪;刘露;王秀萍;鲁雪林
关键词:金银花;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酚酸物质
-
冠突散囊菌Ec-12上清抑制小鼠的伤寒沙门菌机制的初步分析
作者:李兆龙;孔祥瑞;林锋强;王秀萍;赵冉;彭小莉;陈常颂
关键词:冠突散囊菌;上清;鼠伤寒沙门菌;抑制
-
花香型黄茶研究报告
作者:邬龄盛
关键词:花香型;黄茶;品种;做青;烘焙;工艺;研究
-
贮藏温度对鲜食紫苏采后品质的影响及货架期预测模型的构建
作者:付晨青;郭潇潇;刘徐冬雨;李国辉;韩蕊;王秀萍
关键词:鲜食紫苏;贮藏温度;采后品质;货架期预测
-
蒲公英水提物对热应激条件下奶牛产奶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乳中体细胞数及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李赵嘉;孟然;杨文娇;冯薇;李名雪;陈志颖;王秀萍;毛立娟;陈娜
关键词:蒲公英水提物;产奶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体细胞数;粪便微生物多样性
-
基于RGB和CIELab预测紫苏叶片花青素含量
作者:刘徐冬雨;郭潇潇;付晨青;韩蕊;李国辉;王秀萍
关键词:紫苏;RGB;CIELab;花青素;数码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