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ms20s2的表型鉴定与基因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玉强
作者: 周玉强;曹枭雄;王婧;刘伊凡;王红武;李坤;刘小刚;黄长玲;李树强;刘小龙;张亚男;于飞荣;马庆;胡小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突变体ms20s2;雄性不育;基因定位;表型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171-1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玉米突变体male-sterile 20s2(ms20s2)是在玉米自交系KWS49中发现的一个无花粉型雄性不育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ms20s2突变体花药细小且颜色偏浅,花药内未观察到花粉。扫描电镜观察表明,与野生型相比,9叶期突变体ms20s2的花药中未观察到正在减数分裂的花粉母细胞;抽雄后突变体花药壁外部角质层形成异常,内部未观察到乌式体结构。观察不同发育阶段花药的石蜡切片发现,在S6-S7时期,与野生型相比,ms20s2突变体花药部分中间层和绒毡层细胞发生异常分裂,导致花药壁萎缩,花粉母细胞无法正常进行减数分裂,最终造成花粉母细胞死亡,产生雄性不育表型。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ms20s2的雄性不育表型受单个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玉米10K SNP芯片对F2定位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初步将该突变位点定位在玉米2号染色体长臂上6.21 Mb区段内。进一步精细定位将该区间缩小到了590 kb,区间包含一个已知的蛋白编码基因MS32(Zm00001eb106620)。对MS32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在突变体MS32基因4号外显子上发现了一段3166 bp的大片段插入,可能影响了MS32蛋白功能,造成ms20s2的花药发育异常和雄性不育的表型。等位测验结果表明,突变体ms20s2是雄性不育基因MS32的新等位突变体。组织表达分析发现该基因在玉米花药中特异表达,且仅在花药发育的S6和S7时期表达量较高,进一步验证了该基因在玉米花药绒毡层和中间层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一个新的玉米silky1基因等位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定. 王晓娟,潘振远,刘敏,刘忠祥,周玉乾,何海军,邱法展. 2019
[2]一个玉米ZmMs7复等位基因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定. 曹枭雄,刘伊凡,周玉强,王婧,吴宇锦,王红武,李坤,刘小刚,黄长玲,刘志芳,郭晋杰,胡小娇. 2023
[3]一个新的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突变体ms6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王兴荣,张彦军,涂奇奇,龚佃明,邱法展. 2023
[4]谷子窄颖花突变体sins1的表型分析和突变基因定位. 张浩,汤沙,李迎涛,智慧,贾冠清,张伟,乔治军,刁现民. 2017
[5]谷子穗顶端败育突变体sipaa1的表型分析和基因定位. 薛红丽,杨军军,汤沙,智慧,王蕊,贾冠清,乔治军,刁现民. 2018
[6]玉米籽粒皱缩突变体sh2019的分子标记初步定位. 关海英,董瑞,刘铁山,刘春晓,何春梅,王娟,刘强,徐倩,张茂林,汪黎明. 2024
[7]玉米F_2代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王坚强,李作一,程永钢,许陶瑜,郭淑红. 2013
[8]水稻雄性不育突变体gamyb5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杨正福,张迎信,孙廉平,张沛沛,轩丹丹,刘嶺,胡霞,李紫荷,占小登. 2016
[9]大麦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和基因定位. 李承道,黄培忠,陈如梅,马俊虎,刘玉芳,杜永芹,陈恭,秦国卫. 1993
[10]谷子雄性不育系1066A不育基因和黄苗基因的染色体定位(英文). 王润奇,高俊华,毛丽萍,杜瑞恒,刁现民,孙敬三. 2002
[11]大白菜细胞核复等位雄性不育基因定位. 肖纯梅,张慧,张淑江,李菲,章时蕃,孙日飞. 2016
[12]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的番茄雄性不育基因定位. 王柏柯,李宁,唐亚萍,王强,杨涛,杨生保,帕提古丽,余庆辉,高杰. 2017
[13]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系CF5-11111的选育及抗病研究. 马春红,邵萍,李运朝,董文琦,崔四平,贾银锁,张文英. 2007
[14]6048多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马春红,李九云,陈霞,翟彩霞,刘子会,李运朝,郑彦平,李广敏. 2006
[15]玉米雄性不育基因Zmms1的同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吕庆雪,高嵩,孙蕾,张志军,张建新,王敏,宋广树,刘文国. 2018
[16]3个自选玉米杂交种雄性不育化育种过程及其利用. 马春红,李九云,郑积德,翟彩霞,郭秀林,崔四平,陈霞,李广敏. 2005
[17]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系6006的选育和恢复性研究. 马春红,李九云,陈霞,秦君,孙世刚,郭秀林,郑彦平,李广敏. 2004
[18]冀玉8号雄性不育化的选育和利用. 马春红,郑积德,陈霞,孙世刚,张文英,郑彦平,李广敏. 2005
[19]玉米成单19的选育及表现. 黄宜祥,李远春. 1998
[20]玉米雄性不育系晋玉1A的选育及其特性. 张欢欢,崔贵梅,王长彪,王晓清,郝曜山,杜建中,王亦学,孙毅.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口蹄疫O型重组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作者:黄书伦;查晶晶;孙普;章兴赜;李冬;曹轶梅;白兴文;付元芳;马雪青;李坤;袁红;卢曾军;刘在新;李平花
关键词:口蹄疫(FMD);重组病毒;构建;免疫原性
-
饲粮添加维生素D3对产蛋后期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脂质代谢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夏焕婷;金永燕;陈伟;王爽;夏伟光;金成龙;黄雪冰;李凯潮;王胜林;郑春田;张亚男
关键词:维生素D3;蛋鸭;产蛋性能;脂质代谢;肠道微生物
-
6种种衣剂防治芝麻枯萎病效果初步研究
作者:赵新贝;倪云霞;刘新涛;赵辉;何碧珀;闫文庆;申桐;王婧;刘红彦
关键词:芝麻;枯萎病;种衣剂;皿内培养法
-
蒙古冰草脱水素基因生物信息学识别及表达分析
作者:翟永青;马艳红;范菠菠;房永雨;张学峰;于卓;李坤;吴婧;闫秀秀;赵彦
关键词:蒙古冰草;脱水素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干旱胁迫
-
有机肥和套种对干热区火龙果土壤微生物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作者:李义林;李坤;李建查;潘志贤;史亮涛;刘小刚;方海东;岳学文
关键词:红心火龙果;套种;有机肥;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产量
-
暗纹东方鲀组织内TTX含量与钠离子通道基因表达特征分析
作者:王婧;王润;林梦娇;王亚宁;鲍宝龙;龚小玲
关键词:暗纹东方鲀;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河鲀毒素;荧光定量PCR
-
玉米木质素合成途径基因ZmCCoAOMT1功能研究及转录组分析
作者:徐佳睿;王逸茹;赵绍赓;李坤;郑军
关键词:青贮玉米;木质素;转录组分析;ZmCCoAOM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