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地区不同灌溉方式对玉米覆膜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宇先
作者: 王宇先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覆膜;灌溉方式;产量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4 年 03 期
页码: 22-25
摘要: 为了解决半干旱地区春季干旱问题,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覆膜玉米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大区对比,共4个处理,分别为坐滤水覆膜处理、坐滤水未覆膜处理、沟灌覆膜处理及沟灌未覆膜处理。结果表明:沟灌覆膜处理在土壤含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等方面均高于坐滤水覆膜处理。坐滤水覆膜处理的出苗时间早于沟灌覆膜处理,沟灌覆膜处理比坐滤水覆膜处理更加耐旱。因此,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覆膜玉米种植应加大灌溉量,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苗期玉米抵御干旱的能力,遇到干旱应及时进行人工补灌,保证水分供给。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灌溉方式下养分配置对小麦、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潘晓莹,武继承,杨永辉,高翠民,张洁梅,王越,何方. 2020
[2]玉米翻耕覆膜直播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邓家琴,陈阳琴,万江红,潘中山,岳延滨. 2015
[3]吉林半干旱区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水分变化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闫伟平,谭国波,赵洪祥,张丽华,方向前,孟祥盟,边少锋,吴春胜. 2012
[4]不同耕作和灌溉方式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刘战东,张凯,黄超,孙景生. 2019
[5]灌溉方式对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姚森崇,张国强,侯鹏,明博,王克如,谢瑞芝,李少昆,薛军. 2025
[6]三种灌溉方式对辣椒生长、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朱文超,石建梅,胡明文,胡建菊,李正丽. 2014
[7]不同灌溉方式下养分配置对冬小麦灌浆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潘晓莹,武继承,杨永辉,何方,张洁梅,王越. 2018
[8]不同灌溉方式对茄子生长 水分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赵付江,赵巍,谢松青,杨振立,郭进,郝桂琴,杜婧辉,尹庆珍. 2018
[9]不同灌溉方式对双季茭白(秋茭)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陈建明,庞英华,张珏锋,朱徐燕,黄锡志,冯帆,朱建杰. 2015
[10]不同种植模式下冬小麦水分利用特性研究. 董志强,吕丽华,姚海坡,张经廷,崔永增,张丽华,梁双波,贾秀领. 2017
[11]三种灌溉方式对成龄苹果树体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路超,王金政,薛晓敏,安国宁,杨兴华. 2011
[12]不同灌溉方式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刘明池,刘向莉. 2005
[13]灌溉方式对大豆光合性状及土壤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张丽华,赵洪祥,谭国波,闫伟平,边少锋. 2012
[14]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景波,郑福娇,陈淑洁,李锐. 2009
[15]不同灌溉方式对苹果树生长发育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路超,王金政,薛晓敏,安国宁. 2009
[16]不同种植方式沟播沟灌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贾建明,李志宏,张喜英,邵立威,范凤翠,石玉芳. 2010
[17]不同灌溉方式对优质常规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陈学先. 2016
[18]不同灌溉方式对苹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路超,王金政,薛晓敏,安国宁. 2010
[19]不同灌溉措施下春玉米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分配特征及其与产量建成的相关性. 石磊,吕宁,陈云,梁飞. 2021
[20]不同灌溉方式对云南大叶茶树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杨净云,张兰芬,翟国亮,刘杨,宗洁.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半干旱区浅埋滴灌技术对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杨慧莹;王宇先;高盼;徐莹莹;张巩亮;闫锋;董扬;申惠波
关键词:黑龙江省;浅埋滴灌;大豆;水分利用效率;产量
-
半干旱区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富里酸含量及其结构特征的影响
作者:高盼;王宇先;李欣洁;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张巩亮
关键词:半干旱区;秸秆还田方式;土壤富里酸;荧光结构
-
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张巩亮;申惠波;刘玉涛;徐婷
关键词:水肥一体化;施氮量;有机氮组分;玉米产量
-
东北半干旱黑土区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作者:高盼;申慧波;王宇先;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王晨;张巩亮
关键词:秸秆还田方式;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荧光结构;东北黑土区
-
保护性耕作模式对黑钙土农田养分含量、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张巩亮;王晨;刘玉涛;谭可菲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黑钙土;土壤养分;细菌群落;玉米产量
-
冷凉区黑土有机质和玉米产量双提升技术探索及经济效益分析
作者:徐超;侯瑞星;杨克军;付健;王宇先;孙淑楠;苗宇;齐翔琨
关键词:冷凉区黑土;有机肥深施深松;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土壤培肥
-
玉米秸秆还田下深松年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作者:高盼;王宇先;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王晨;张巩亮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深松;土壤有机碳;胡敏酸;三维荧光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