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出血病发生风险半定量评估模型的构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淞

作者: 杨淞;吴淑勤;李宁求;石存斌;邓国成;林文辉;林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草鱼出血病;层次分析法;德菲尔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风险评估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2 年 19 卷 03 期

页码: 521-5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草鱼出血病发生的各种风险因素,初步构建该病发生的风险评估模型,旨在为防控疾病提供决策依据。该模型包括由层次分析法构建的指标体系,以德菲尔法确定的各风险因素权重,由综合评价法表述的风险评估结果。构建的草鱼出血病风险指标体系包括9个目标层,即鱼种(B1)、免疫(B2)、水质(B3)、放养密度(B4)、水温(B5)、饲养管理(B6)、发病史(B7)、天气(B8)、池塘状况(B9);26个风险指标层,主要包括如鱼种是否带毒(C1)、是否免疫(C4)、免疫时健康状况(C6)、放养密度(C13)、水温(C14)、近年来发病情况(C19)等。目标层风险因素权重值集合为W={0.167;0.202;0.124;0.109;0.101;0.097;0.092;0.081;0.064},其中免疫和鱼种权重值最高。采用综合评价法表示风险评估结果,其函数模型为,ij ij得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发生草鱼出血病的风险值分别是0.699、0.690、0.568,与实际调查结果相符,即采取免疫接种措施后华南地区发生草鱼出血病的风险较华中和西南地区低。

分类号: S943

  • 相关文献

[1]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风险评估框架的建立. 李静,王靖飞,吴春艳,杨彦涛,吉增涛,王洪斌. 2006

[2]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的风险评估框架的建立. 李静,王靖飞,吴春艳,杨彦涛,吉增涛,王洪斌,李曦,符芳,崔尚金. 2005

[3]关于蜂蜜兽药残留风险优化评估仿真. 戴月,刘翠玲,陈兰珍,赵琦. 2017

[4]基于加权信息量模型的油松毛虫灾害发生危险性评价. 李霓雯,张晓丽,张凝,朱程浩,孙振峰. 2019

[5]莱州湾泥螺生态安全风险评估——基于AHP的YAAHP软件实现. 吴文广,张继红,魏龑伟,方建光. 2014

[6]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罗非鱼养殖风险研究. 袁媛,袁永明,代云云,龚赟翀. 2016

[7]中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预防风险评估. 吴春艳,王靖飞,赵丽丹,李静,吉增涛,杨彦涛,王笑梅,童光志. 2006

[8]机械施药危害性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王忠群,周小琴,胡桧. 2010

[9]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牡蛎养殖过程中副溶血弧菌风险评估模型建立和初步应用. 林强,李宁求,付小哲,刘礼辉,梁红茹,石存斌. 2017

[10]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外来杂草长芒苋入侵河南省北部的风险评估. 李永革,曹晶晶,王瑞,黄雅凤,陈慧民. 2021

[11]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的外来入侵生物风险分析网络平台. 程梦林,张小斌,胡为群,郑可锋. 2010

[12]草鱼呼肠孤病毒VP6蛋白与大肠杆菌LTB亚基植物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周勇,曾令兵,范玉顶,罗晓松,徐进,肖艺. 2011

[13]草鱼出血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的研究——疫苗株的免疫原性及其有效免疫剂量的比较. 杨先乐,夏春,左文功. 1989

[14]草鱼出血病两种免疫途径的对照试验. 江河,戚少燕,陈宇,李艳和. 2002

[15]草鱼出血病的诊断与防治要点. 曾令兵. 2012

[16]草鱼呼肠孤病毒三重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草鱼呼肠孤病毒三重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曾伟伟,王庆,王英英,张乐生,刘宝芹,石存斌,吴淑勤. 2013

[17]草鱼呼肠孤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李永刚,曾伟伟,王庆,殷亮,王英英,石存斌,吴淑勤. 2013

[18]草鱼出血病细胞疫苗微囊制备与体外释放研究. 李瑞伟,曾令兵,张辉,肖艺,周勇,范玉顶,刘秋凤,孙建滨. 2013

[19]鱼病毒病. 李崇华. 1990

[20]草鱼呼肠孤病毒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曾伟伟,王庆,王英英,张乐生,刘宝芹,石存斌,吴淑勤.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