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花后可溶性糖形成积累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洋

作者: 刘洋;赵宏伟;谷海东;姚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寒地粳稻;插秧密度;可溶性糖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5 年 29 卷 06 期

页码: 1165-11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寒地粳稻的最适插秧密度,本试验以寒地粳稻品种东农425和东农427为试验材料,设置12个插秧密度处理:D1(35 cm×16.7 cm)、D2(30 cm×16.7 cm)、D3(35 cm×13.3 cm)、D4(25cm×16.7 cm)、D5(30 cm×13.3 cm)、D6(35 cm×10 cm)、D7(25 cm×13.3 cm)、D8(30 cm×10cm)、D9(25 cm×10 cm)、D10(35 cm×6.7 cm)、D11(30 cm×6.7 cm)、D12(25 cm×6.7 cm),研究了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地上各部分可溶性糖形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花后天数的增加,东农425和东农427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茎秆和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下降又有少量回升趋势。随着插秧密度升高,东农425和东农427叶片、茎秆、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而密度过高反而下降;东农425叶片、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在D6处理下达最大值,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在D5处理下达最大值,东农427均在D3处理下达最大值;东农425茎秆可溶性糖的输出量、输出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在D4、D6、D9处理下达最大值,而东农427分别在D2、D3、D3处理下达最大值;抽穗期和成熟期叶片、茎秆、籽粒单位土地面积可溶性糖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本试验探讨了寒地粳稻叶片、茎杆、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与产量的关系,为寒地粳稻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CuSO_4和烯效唑对寒地粳稻成熟胚培养的影响. 山禾,邹德堂,萨日娜,张皓政. 2015

[2]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寒地粳稻杂交育种后代选择与实现. 刘宝海,聂守军,高世伟,刘晴,刘宇强,常汇琳,马成,唐铭,薛英会,白瑞. 2021

[3]寒地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柴永山,孙玉友,魏才强,解忠,张巍巍,张雨良,赵云彤. 2014

[4]寒地粳稻大棚育苗技术要点. 姜龙,柴永山,曲金玲,孙国宏,白艳凤,于文全. 2016

[5]碱胁迫对寒地粳稻芽期生长的影响及评价. 孙兴荣,卞景阳,刘琳帅,刘凯,来永才,杜志强,马兰. 2021

[6]盐碱与非盐碱环境下密度对寒地粳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马波. 2015

[7]不同氮肥运筹下寒地粳稻干物质分配及产量形成的研究. 杜晓东. 2022

[8]寒地粳稻海南种植主要性状变化. 赵富阳,刘传增,马波,胡继芳,谭可菲,于侃超,王成. 2017

[9]黑龙江省寒地粳稻生产发展形势的政策背景分析. 于文全,刘春光,柴永山,孙玉友,曲金玲,孙国宏,李洪亮,王蕊,魏才强. 2012

[10]寒地粳稻耐低磷品种筛选方法研究. 张兰民,潘国君,张淑华,刘传雪,刘乃生,张雅玲. 1999

[11]寒地粳稻耐碱鉴定指标筛选与评价. 孙兴荣,卞景阳,刘琳帅,刘凯,李杰,来永才. 2023

[12]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发展现状分析. 刘春光,于文全,柴永山,孙玉友,曲金玲,孙国宏,魏才强,李洪亮,王蕊. 2012

[13]不同施氮水平对寒地粳稻群体质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马波. 2013

[14]水肥耦合对寒地粳稻养分吸收的影响. 刘洋,卞景阳,冯延江. 2016

[15]寒地粳稻低磷品种鉴定研究. 潘国君,张淑华. 1999

[16]插秧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孙兴荣,卞景阳,刘琳帅,齐国超,张俊杰,李杰,金铃. 2019

[17]种植模式、插秧密度对辽西盐碱土壤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王昌华,唐志强,付亮,张丽颖,何娜,马作斌,高虹,郑文静,王辉. 2022

[18]吉林省西部盐碱地老水田栽培技术初探. 李彦利,杨春刚,孟令军,崔满成,孙向权,严永峰. 2012

[19]插秧规格对水稻品种牡丹江32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解忠. 2015

[20]肥密处理对北方高产杂交粳稻群体结构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张雪,张城,李如海,李全英,梁传斌,张满利,王彦荣,苏玉安,陈亚君,李春凯,隋国民.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